(一) 私家园林特点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 官僚、 缙绅等所私有, 是他们为了美化生活环境, 在府邸宅院内特辟的富于艺术欣赏价值的园地。 在古籍里面, 私家园林又称园、 园亭、 园墅、 池馆、山池、 山庄、 草堂等, 它们一般集中于都城或其他经济、 文化较发达以及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的城市和地区。 私家园林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巧玲珑
南方人口较密集, 园林地域范围小。 因此, 私家园林一般都很小巧玲珑, 又因河湖、 园石、 常绿树较多, 园林景致都较细腻精美。 现存的苏州园林中, 最大的拙政园也仅为4万平方米。
2. 以人工造景为主
通过精巧的构思, 利用人工营造的有限山池、 树木、 花卉来创造天然山水的自然野趣,是私家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 南京寄畅园的黄石假山和假山内的八音涧, 让人们仿佛置身在深山曲谷之中ꎻ 环秀山庄由太湖石构成的假山占了全园面积的一半, 峭壁危岩, 水谷飞瀑,岩洞曲登, 有 “尺幅千里” 之感。 所以, 私家园林尽管为 “壶中天地”, 却能 “咫尺之内”“瞻万里之遥” “于方寸之中” “辨千寻之峻”。
3. 巧于组合
私家园林把有限的空间寓于无穷的变化之中, 利用玲珑精巧的建筑, 各种字画、 工艺品和精美的家具, 寓意深远的诗词楹联等将多种艺术手法巧妙组合, 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
(二) 私家园林赏析
私家园林主要包括江南私家园林和岭南私家园林。
1. 江南私家园林
指淮河以南、 五岭地区以北的园林, 集中在苏州、 扬州、 无锡、 杭州、 南京、 上海等城市, 以苏州最为典型。 苏州的沧浪亭、 狮子林、 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了宋、 元、 明、 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被称为苏州四大园林。
沧浪亭, 位于苏州城南, 占地11公顷, 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园林, 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 诗人苏舜钦所筑, 以 «楚辞渔父» 之意题园名。 南宋初年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 以崇阜广水为特色, 园内古木参天, 山石嶙峋。 园外小河相傍, 自然开朗。 山巅沧浪亭为清康熙年重建, 柱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为中国名联。
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 未进园门便见一泓绿水绕于园外, 漫步过桥, 始得入内。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 迎面一座土山, 隆然高耸。 山上幽竹纤纤、 古木森森, 山顶上便是翼然凌空的沧浪石亭。 山下凿有水池, 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 廊中砌有花窗漏阁, 穿行廊上, 可见山水隐隐迢迢。 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 与明道堂东西相对的是五百名贤祠。 园中最南部是建在假山洞屋之上的看山楼, 看山楼北面是翠玲珑馆, 再折而向北到仰止亭, 出仰止亭可到御碑亭。 沧浪亭清幽古朴, 适意自然, 如清水芙蓉, 洗尽铅毕, 无一丝脂粉气息。
狮子林, 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 始建于元至正二年 (1342年), 因园内石峰林立, 多状似狮子, 故名 “狮子林”。 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 面积约1公顷, 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 建筑分布错落有致, 主要建筑有燕誉堂、 见山楼、 飞瀑亭、 问梅阁等。 狮子林主题明确, 景深丰富, 个性分明, 假山洞壑匠心独具, 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全园结构紧凑, 长廊贯通四周, 曲径通幽, 古树挺秀。 东南多山, 西北多水, 四周高墙峻宇, 气象森严。 大型湖石假山群外表雄浑, 内部空灵, 洞壑幽深, 曲折盘桓, 犹如迷阵。
园内建筑, 以燕誉堂为主, 堂后为小方厅, 有立雪堂。 向西可到指柏轩, 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 高爽玲珑。 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 西南角为见山楼。 由见山楼往西, 可到荷花厅。 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 亭内藻饰精美, 人物花卉栩栩如生。 亭旁有两层石舫。 石舫北岸为暗香疏影楼, 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 为全园最高处。 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 双仙香馆南行折东, 西南角有扇子亭, 亭后辟有小院, 清新雅致。 狮子林主题明确, 景深丰富, 个性分明, 假山洞壑匠心独运, 一草一木别具神韵。
拙政园, 位于苏州娄门内, 占地41公顷, 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 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 明代正德四年 (1509年) 官场失意还乡的朝廷御史王献臣建造此园, 取晋代潘岳«闲居赋» 中 “灌园鬻蔬, 以供朝夕之膳, 是亦拙者之为政也” 之意, 名为 “拙政园”。 后屡易其主, 多次改建。 现存园貌多为清末时所形成。
拙政园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 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 全园分东、 中、 西、 住宅四部分。
中部山水明秀, 厅榭典雅, 花木繁茂, 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西部水廊逶迤, 楼台倒影,清幽恬静。 东部平岗草地, 竹坞曲水, 空间开阔。 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 其他一切景点均围绕远香堂而建。
堂南筑有黄石假山, 山上配植林木。 堂北临水, 水池中以土石垒成东西两山, 连以溪桥。 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 东山上有待霜亭, 形成对景。 由雪香云蔚亭下山, 可到园西南部荷风四面亭, 由此亭西去, 可以北登见山楼, 往南可至倚玉轩, 向西则入别有洞天。 远香堂东有绿漪亭、 梧竹幽居、 绣绮亭、 枇杷园、 海棠春坞、 玲珑馆等处。 堂西则有小飞虹、 小沧浪等处。 小沧浪北是旱船香洲, 香洲西南乃玉兰堂。 进入别有洞天门即可到达西园。 西园的主体建筑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 两馆共一厅, 内部一分为二, 北厅原是园主宴会、 听戏、 顾曲之处, 在笙箫管弦之中观鸳鸯戏水, 遂命名为 “鸳鸯馆”ꎻ 南厅植有观宝朱山茶花, 即曼陀罗花, 故称之为 “曼陀罗花馆”。 馆之东有六角形宜两亭、 南有八角形塔影亭。 塔影亭往北可到留听阁。 西园北半部还有浮翠阁、 笠亭、 与谁同坐轩、 倒影楼等景点。拙政园东部原为归去来堂, 后废弃。 拙政园布局以水为主, 忽而疏阔、 忽而幽曲, 山径水廊起伏曲折, 处处流通顺畅。 风格明朗清雅、 朴素自然。
留园, 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 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为退休官僚徐氏建造。 清代后期重修。 清代时称 “寒碧山庄”, 俗称 “刘园”, 后改为 “留园”, 占地约23公顷。
全园大致分为中、 东、 西、 北四部分, 中部以山水为主, 为原留园所在, 是全园的精华。 东、 西、 北部为清光绪年间增修。 入园后经两重小院, 即可达中部。 中部又分东、 西两区, 西区以山水见长, 东区以建筑为主。 西区南北为山, 中央为池, 东南为建筑。 主厅为涵碧山房, 由此往东是明瑟楼, 向南为绿荫轩。 远翠阁位于中部东北角, 闻木樨香轩在中部西北隅。 另外还有可亭、 小蓬莱、 濠濮亭、 曲溪楼、 清风池馆等处。 东部的中心是五峰仙馆,因梁柱为楠木, 也称楠木厅。 五峰仙馆四周环绕着还我读书处、 揖峰轩、 汲古得修绠。 揖峰轩以东的林泉耆硕之馆设计精妙、 陈设富丽。 北面是冠云沼、 冠云亭、 冠云楼以及著名的冠云、 岫云和瑞云。 三峰为明代旧物, 冠云峰高约65米, 玲珑剔透, 有 “江南园林峰石之冠” 的美誉。 周围有贮云庵、 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留园以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精湛著称, 以厅堂、 走廊、 粉墙、 洞门划分空间, 并与山水花木组合成一个个错落相连、 层次丰富的庭院, 体现了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特点。
2. 岭南园林
即明清时期闽、 粤地区发展起来的私家园林。 由于其发展历史较晚, 曾师法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 同时又受到近代西方构园方法的影响, 集三方造园手法之长, 结合本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形成风格独具的岭南园林。 由于地理纬度较低, 园林内的植物以榕树、 木棉树和藤本植物为主, 高树深池, 散发出简朴清新的岭南气息。 保留至今较为著名的岭南园林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一带, 有广东顺德的清晖园、 东莞的可园、 番禺的余荫山房等。
清晖园, 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整体风格雅致古朴。 此园始建于清嘉庆五年 (1800年),1996年扩建, 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 尽显岭南庭院的精髓与江南园林的特色。 园内水木清华, 景致清雅优美, 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 利用碧水、 绿树、古墙、 漏窗、 石山、 小桥、 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 清晖园集我国古代建筑、 园林、 雕刻、 诗书、 灰雕等艺术于一身, 突出了我国庭院建筑中雄、 奇、 险、 幽、 秀、 旷的特点。 主要景点为船厅、 碧溪草堂、 澄漪亭、 惜阴书屋、 竹苑、 归寄庐、 笔生花馆、 斗洞、 红蕖书屋、 读云轩、 沐英涧、 留芬阁等。 造型构筑别具匠心, 各具情态, 灵巧雅致, 门窗古朴精美, 品味无穷。 园内树木繁茂, 品种丰富, 多姿多彩, 与古色古香的楼阁亭榭交相掩映, 徜徉其间, 步移景异, 令人流连。
可园, 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 (1850年), 位于东莞市城区博厦, 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特点是面积小, 设计精巧。 在022公顷的土地上, 把住宅、 客厅、 别墅、 庭院、 花圃、书斋, 艺术地糅合在一起, 山水桥榭, 亭台楼阁, 厅堂轩院, 一应俱全。 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 曲折回环, 扑朔迷离。 基调是空处有景, 疏处一虚, 小中见大, 密而不逼, 占水栽花, 幽而有芳, 加上精密细致, 极富岭南特色, 是广东园林的珍品。 可园创建人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 他琴棋书画诗赋样样精通。 在可园时, 常邀张维屏、 简士良、徐三庚等在园内联吟、 诵赋、 传艺。 居廉、 居巢在可园作画十年, 其学生高剑父、 高奇峰、陈树人等创立了岭南画派, 使可园成为岭南派的策源地之一。
余荫山房, 又名余荫园, 位于番禺南村镇, 于清同治六年 (1867年) 兴建, 距今近150年。 全园建筑面积只有近02平方千米, 为四大名园中最小巧玲珑的。 它因小巧玲珑的建筑风格而著称, 被列入广东四大名园, 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古庭园, 布局精巧, 以 “藏而不露” “缩龙成寸” 的手法, 将亭、 台、 楼、 阁、堂、 馆、 轩、 榭、 桥、 廊堤、 石山、 碧水尽纳于三亩[1]之地, 使小小园林显出园中有园、 景中有景、 幽深广阔的绝妙佳境, 其后门的对联 “余地三弓红雨足, 荫天一角绿云深” 正是此园点题之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