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社会窗口》节目。
大家知道,前几年,普宁青梅景况很不乐观,梅价一降再降,梅果积压严重,市场非常疲软。去年以来,普宁青梅从困境中走出来,梅价明显回升,市场相当活跃。其中一大因素就是走深加工道路而赢得了大市场!
(旁述)青梅是普宁的最大宗水果,种植面积有16万亩,年总产量近3万吨。全市有大型青梅加工企业近50家,年加工量4万吨,出口2.5万吨,面积、总产、加工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县(市)级首位,因此普宁市1995年被农业部评为“中国青梅之乡”。然而,从2000年起,连续几年,青梅价格一路走低,每斤从原来的五六元跌至三四角,广大梅农和青梅加工企业普遍严重亏本,梅区30万梅农和近100家大小梅厂全部如坠深渊,顿觉前途渺茫!
【采访东昱食品公司总经理陈彬:
(陈彬)到2000年以后,全国的梅的产量增加是非常大的,成倍增长。整个中国的梅是超过10万吨,工厂生产的产品很多积压。当时,东昱就考虑到梅出路问题、产品的销路问题,开始了成品生产,就是说:把梅从半成品进行深加工生产。】
(旁述)普宁青梅,历来都是以半成品粗加工的方式单一出口日本,一直持续到2003年。面对新时期的市场形势,东昱、中梅、绿源、添隆等一批大型青梅企业为寻找新的出路,大胆改革创新,把青梅粗加工转向青梅深加工,由生产半成品转向生产成品,同时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拓展国外和国内市场。
【采访东昱食品公司总经理陈彬:
(陈彬)梅从半成品走向成品,走向打造自己的品牌,总的就是说:是市场形势所逼。当时,东昱食品就引进了日本的生产技术,把从传统的凉果加工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重点主要突出在哪里?就是不添加防腐剂。不添加防腐剂进行生产青梅。】
(旁述)2003年,对普宁青梅来说,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年份。这一年,普宁梅干协会成立。全市44家较大型的青梅加工企业成为协会会员单位。青梅深加工蔚然成风。
【采访普宁市梅干协会会长郑前进:
(记者)青梅深加工深在哪一些地方?
(郑前进)在技术上和配料上,再一个硬件设备上。】
(旁述)据介绍,青梅深加工在硬件设备方面,要有专门的青梅深加工生产线、封闭式晒场、封闭式包装车间和调配车间,还有就是获得食品安全市场准入的QS认证。在技术和配料方面,要符合国际青梅食品行业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才能以青梅成品直接面向消费者。此外,青梅深加工还要求在产品开发、产品包装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能与时俱进,有所作为。
【采访普宁市梅干协会会长郑前进:
(记者)现在普宁深加工的企业有多少家?
(郑前进)纯青梅类加工企业目前有8家,其它的类型分成两类:一类是深加工出口(日本的),一个类型是国内上市的。作为做梅的企业的老板,在干湿梅的出口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积极去想方设法开发国内产品(市场)。】
(旁述)普宁青梅企业对青梅进行深加工,是普宁青梅史上的一场大革命。这场革命成功与否,关系重大。
【采访高埔镇镇长温达华:
(温达华)企业能够做大做强,那我们的农民利益就是成正比的。如果深加工效益好了,有销售之路了,我们这里种植才有价值,才有人去种,才能扩大生产;如果深加工工作做不好,青梅价格也就不好,就伤农了,老百姓就不那么有积极性了。】
(旁述)为了较好解决“三农”问题,也为了使企业能够安心进行深加工,普宁各级党政、相关部门和单位都以实际行动帮扶青梅企业。
【采访普宁市果蔬局局长吴和源:
(吴和源)普宁市委、市政府对青梅产业建设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动员各行各业来支持我市的青梅产业,从银行贷款、资金支持到各种规费的减负,以及流通的服务都一路绿灯。
作为职能部门,我们:一、制订栽培标准,为青梅出口销售提供技术支撑。从2001年开始,我局就着手制订全国首个青梅标准并于2001年12月颁布实施,2003年又制订了省级标准,同年在全省颁布实施,使我市的青梅生产有章可循。二、积极培训梅农,使梅农较好地掌握新技术。三、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农民。】
【采访普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陈怀斌:
(陈怀斌)近几年来,我们农信社大力支持普宁青梅企业进行深加工,解决青梅收购资金不足(问题),每年在青梅收摘前夕,我社就及时派员深入我市青梅主产区的梅园和青梅收购企业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合理测算当年青梅收购资金需求量。近三年来,累计投放青梅收购贷款达到1.68亿元,有效地解决了青梅收购企业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确保青梅能够得到及时收购,果农能卖出较好价钱。】
(旁述)一个和尚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有关领导和单位的帮助下,经过企业的不懈努力,普宁青梅深加工一步步走向成功,受到前来参观的日本梅业人士的好评。事实表明:普宁青梅由于深加工而赢得了大市场。
【采访东昱食品公司总经理陈彬:
(陈彬)我们现在成品有的销日本,有的销国内。那我们要做到啥样?既能够符合中国的食品标准,又要符合日本国的标准。】
【采访普宁市梅干协会会长郑前进:
(郑前进)事实上到目前已经成功了。东昱产品、志达产品和绿源产品,还有添隆产品(后溪的),好多家产品都到国内市场去,还有出口到东南亚。我们普宁的干湿梅厂的深加工产品打入的杭州二年了,非常成功,目前深圳差不多要上市了。】
【采访普宁市果蔬局局长吴和源:
(吴和源)到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市青梅加工、销售才逐步走出低谷,梅价开始回升,从几年前的一斤梅卖3-5角钱,升至今年的一斤2元5角钱。我市的青梅产业又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旁述)对于青梅的良好发展势头,梅农感受最直接,反应也最明显。
【采访高埔镇梅农温习不:
(温习不)青梅价格这几年都是很不稳定。在10多年前的时候,有四块多钱一斤。前两年就价格很低啦,三四毛钱一斤。种植户,特别是我们,积极性都不高了。今年价格就比较好一点啦。我们积极性就很高了。我们家中的经济收入主要就是靠这青梅。现在有这个价格,像我们这承包户,准备今年扩种一部分,扩大生产面积,主要以后多收一点吧。】
(旁述)青梅深加工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大家的发展信心。
【采访普宁市梅干协会会长郑前进:
(郑前进)这条路还是好走的。深加工无形之中就提高了产值,非常高的产值。】
【采访东昱食品公司总经理陈彬:
(陈彬)我以前定的是“我用心做梅,您放心吃梅”。今后,我要开拓新的品牌口号是什么?“一生做梅”。我准备在苏州开10家东昱梅屋的专场店,把专场店的形象做好,把产品的形象做好,把企业的形象做好。把这10家专场店做起来,然后再从苏州辐射到全国。】
【采访梅商代表严一芳:
(严一芳)普宁青梅市场前景非常好。】
【采访高埔镇镇长温达华:
(温达华)我们(高埔镇)党委、政府一如既往高度重视青梅种植和企业加工业工作。】
【采访普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陈怀斌:
(陈怀斌)我们农信社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青梅企业进行深加工,助推普宁青梅企业做强做大,实现我市青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采访普宁市果蔬局局长吴和源:
(吴和源)普宁青梅产业要新发展,必须走品牌战略路子。我们将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将普宁青梅作为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保护,以提高普宁青梅的档次,打响普宁青梅品牌。】
(主持)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市场总是呈波浪式曲线前进,随时都充满着变数。有分析指出:普宁青梅,目前因深加工而赢得市场,今后宜以打品牌来巩固和扩张市场。在节目的最后,我们衷心祝愿普宁青梅:一路走好!
感谢收看《社会窗口》。再见!
(发表:2007年9月5-7日普宁电视台《社会窗口》栏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