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诗词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繁荣与发展,离不开青少年朋友的参与。青少年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开始理性认识世界的黄金期,也是最容易受感动受启发的年龄阶段。在他们的心中,任何事物都是新鲜的、奇异的,都是充满诗意的。
在我几十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发现在高中、大学里都有不少同学对古典诗歌有浓厚的兴趣。尽管他们喜爱的程度不一,有的不但喜欢读,还喜欢写,有的刚刚试着写,有的想写又不知道如何写,还有的只是远远地对诗词充满欣慕而不敢接近。但是,不管怎样,我敢说每一个年轻人的内心都装着一首首或美丽或忧伤的诗。因为诗词特别钟情于朝气蓬勃的心灵,青春就变成了一个写诗的黄金季节。国内外有多少诗人、作家都是最先带着诗歌的梦想起飞的。
很多同学常常拿些自己写的诗词让我看,有些诗词写得很棒,常常让我感动,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读、一起听。尽管是一首小诗,但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惊喜,更是一次次美的体验。当然,也有不少诗词读起来就总让人觉得缺少一些诗词的味道,或者没有诗词的感觉。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写的作品真正具有诗词的味道和感觉呢?我看是不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试一试。
一是要通过多读多背体会诗词的感觉。没有较丰富的感觉,没有对诗词文体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就难读懂诗词,更难去创作诗词了。要通过多读多背前人的优秀作品得到诗味、熟悉风格、积累词汇。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这就是说,能够识别诗歌的味道,方可以论诗。司空图是用“诗味”来说明文学艺术的美感作用。在你多读多背的过程中,自然不断地得到美的感受,审美的能力便随之提高了,同时会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然后用这个标准去衡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识别诗美的不同风格。在多读多背的过程中的另一个收获是,熟悉了典故,积累了词汇,时间久了便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这为抒情达意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会由于语言的贫乏而受到格律的束缚。
二是要掌握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诗歌的内在情感节奏和含蓄的形象是诗歌最美的部分。在古典诗词创作中我们要掌握一定的格律,它是形式的对仗,平仄声组合的整齐化、音乐化的规律。这一规律是从前人的文学作品中归纳整理出来的。我们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要遵循这一规律,主要有四项:押韵、平仄、字句、对仗。这四项既是诗词的基础知识,也是诗词创作的基本功。
三是要善于捕捉情与景,勤于创作。在多读多背的基础上,可以边读边写。在古典诗词的写作中,对青少年来说主要是解决造句问题。关于造句,首先求通,然后求好。要善于秋累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捕捉生活中的美,以此真情实感投入诗中,乃能:“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诗的语言。练习造句,我们可以将一个意思先写成白话,再按格律改写成诗句,通过大量单句的练习,以后便可以谋篇了。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诗词这门艺术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已逐渐边缘化,诗词知识的普及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近年来,社会上浮躁的文化氛围,正在渗入到校园里,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成长压力,这些都成为青少年所必须面对的。他们很难真正静下心去琢磨、领悟诗词的精粹,感受诗词的魅力,对诗词不了解,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喜欢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如何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特别是青少年,投入到古典诗词的赏析、创作中来,我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艺术活动,让青少年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抒写,以诗词创作的形式抒发情感,培养其真善美的思想,在诗意中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