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夏天,是个不平静的夏天,平叛、民改刚取得决定性胜利,还没来得及过上平静的日子,中印边界的实际控制线上又燃硝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印度当局在国际帝国主义的支持和纵容下,实行扩张主义政策,在两国边境制造事端,大搞军事摩擦和武装冲突,甚至夜半偷偷向我境内挪动界标,蚕食我方领土,真是下流之极。我边防部队遵照中央的睦邻友好政策和“不打第一枪”的指示精神,有克制地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巡逻战士常常面对面地拼着士气站岗,印军是雇佣兵,很多都是二战时期的胡子兵,哪里比得过我们年轻英武的战士?有时还会闹些笑话出来。印军发生了错觉,误认为我军是软弱可欺,终于在择绕桥头打响了向我进犯的枪声,战斗英雄吴元明带领我边防战士奋起还击。从此,印军把边界冲突不断升级,以致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迫使我军不得不进行一场自卫反击的作战,以打击其民族扩张主义侵略的嚣张气焰。
新华社及时播发了边防前线的消息,《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西藏革命与尼赫鲁的哲学》,从根本上揭露了尼赫鲁的印度当局,继承大英帝国殖民主义的衣钵,实行民族扩张主义野心的本质。
部队文工团一向把上前线开展战地文艺当成自己的光荣使命,面临即将打仗的形势,我们作了各方面的准备,把人员分成若干轻装小分队,随时可以奔赴前线,同时根据前方传来的材料和当前的时事新闻编写了几组小节目,加紧排练。话剧队创作的活报剧最有意思,《泥葫芦》、《没皮夫人》,战士们一看就知道是嘲讽尼赫鲁和梅浓夫人的印度当局所奉行的反华行径。还有一出小话剧,是演绎择绕桥头两国战士在站岗中所发生的风趣故事,印军士兵在长官的面前,造作出一副敌对中国的面孔,可是军官一离开,即向中国士兵主动搭讪,讨要香烟和吃食。到如今我还记得有些精彩的台词:如李莹池同志所演的印军士兵在拿到我军战士给他的东西后,叫着“我最喜欢吃中国式的肉包子!”、“你们中国军队真行,连抽的香烟都是武松打虎牌的(那是一种最便宜的勇士牌香烟,包装上的图案是武松打虎)!”
择绕桥头当时成为全国以至世界关注的焦点。
东边,蒋介石在台湾叫嚣反攻大陆,西边又这样不得安宁,一时间共和国的天空似乎阴云密布,山雨将临。驻守边疆的战士守土有责,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