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乡村教师放在前面叙述的“城市—现代”语境与“乡土—历史”语境中,居然得出了乡村教师“低素质”与“高素质”的结论。看来真理的相对性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者说,真理并非绝对,更非永恒,完全是一个语境的结果。“城市—现代”语境虽然让乡村教师瞄准现代与未来世界的科学前沿,获取信息、理解新知、提升技能、超越自我,但却一直背上“素质低下者”的沉重负担,他们在现代话语体系中忍气吞声、仰人鼻息,其兢兢业业因为其幸福感的降低、因为其社会价值的消弭而失去了意义;而“乡土—历史”语境虽然可能使他们头顶“高素质者”的光环,摆脱繁杂的人世乱象,安身立命于乡土,但是,存在乡村教师与现代文明隔膜,从而有着其专业化水平远离现代化的危险,但笔者的观点是:两种语境各有千秋,具有融通的可能性。只有通过两种语境的对话,乡村教师就会重新发现自己,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走向人生幸福与社会昌明之途。抚慰生命是两种语境的交汇之点,回归内心是两种语境的融通之基,联结现代与乡土是两种语境的融通之法。
抚慰生命:两种语境的交汇之点
无论何种语境,生命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承诺。乡村教师发展,需要消解现代与乡土之界限,恢复其生命的目的论命题。生命具有关系、自然、质朴、主动与共生的性质。乡村教师既属于自己的,又属于现代教师集体的,还属于农村人集体的。格里德尔所说的“‘个人的’同一性,准确地理解,不多不少正好代表了集体的个性[2]”,这就意味着乡村教师是一个关系的存在。“完全孤立个体的自我实现是不存在的。因为个体总是要从外部接受自身所需要的事物,在个体自我实现的同时,超越个体体系的外部系统也被实现。”[3]“城市—现代”语境的问题,是把乡村教师纳入一个纯粹的心智发展模式,这不是一个与乡村教师的生命关系相关的东西。单纯地以“城市中心论”为评判逻辑,势必导致乡村教师脱离质朴自然的乡土历史与文化土壤,践踏乡村教师的生命属性。教师专业化绝不是脱离乡土大地的营养,盲目地接受他者决定的僵死的知识教条。乡村教师作为生命的存在,需要实现关系内部要素之间的理解与对话,打破各种人为的现代性界线,消解生命运动中的权力秩序,形成教育活动的主体间性。因此,乡村教师的发展,必须从自己的生存处境、乡土历史与特殊文化资源中吸收特殊营养。那里虽然单调,但却趣味生动、和谐静穆,抚慰灵魂。它是教育存在的生命之基,是现代化教育的依存之本,是使乡村教师与乡土社会和谐发展之路。
回归内心:两种语境的融通之基
乡村教师作为一个思想与行动的主体,只有从自身以外回归自身内心,聆听自己良知的呼喊,享受真理的教诲,玩味欲望的冲动,从而实现关怀生命与美好社会的最终目的。无论是乡村教师的素质提高,抑或是乡村教师的人生幸福,还是乡村教师的社会价值,说到底都是乡村教师自己的事情。乡村教师的专业水平、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主要不是从外部获得或由他人给予,而是直接来自于主体的静虚省悟、情感体验、实践反思、信仰沉淀等生命体验,从自己的道德自觉与主动创造开始,磨砺一种主动学习的教养、文化、习性与精神。回归内心是一种早已被笛卡尔等人倡导的学习方法与生活态度。“我思故我在”能使我们用孤独的沉思、系统的怀疑代替单向的传输与机械的记忆。“真理到底是思考的产物,没有外在于个人的真理。任何学说、主义和理论,如果不能化为个人的信仰,不能深入到个人的精神生活中,就不可能构成真理。”[4]大凡有造诣或成就的学者大多清静无为,摆脱尘俗烦扰,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自怡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断创造着某种新的东西,影响周围的环境。乡村教师回归内心世界,在于尊重自己、相信自己、做好自己、超越自己,在于在欲望的基础上迸发学习热情,在自由探究中享受美好生活。教师应该“从不胜寒的高处发掘内心,终至超越海平线,出现令人惊叹的精神奇迹:湖比海深[5]”。
联结现代与乡土:两种语境的融通之法
宇宙万物之心皆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现代思潮与乡土气息是乡村教师生命的源源之泉。无论在何种语境下,乡村教师都可以说是农村中的知识分子,是农村中的文化精英,是农村教育的主导者。乡村教师只有在现代文明与乡土环境之间寻求平衡的互动,方能触物起兴,借物传情,寄情于景,生成无穷智慧。最重要的是,乡村教师要以虚怀若谷与谦虚谨慎的态度,主动融入现代文明与复杂多样的哲学思潮之中,“在思想领域里耕耘的人是很幸运的,因为这一领域已被广泛研究和全面探索。他们到处可以找到先行者留下的足迹、开辟的路径、设定的路标,甚至是留下的遗骸,这使他们绝不至于误入歧途[6]”。融入现代文明与思潮必须具备自主意识和自主行动,从而使各种价值的边界被跨越、被模糊与被重新定义,也要使自己在自我意识中去寻找当下的、没有干涉境况中的不确定性及其意义,重建丰满的生命存在,增加生命的厚度。
[1] 余治平.《庄》“乐”三境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8-06
[2] [美]罗杰姆·格里德尔.单正平译.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83
[3] 王凯.教师学习的生态转向及其特征[J].教师教育研究,2012(11)
[4] 林贤治.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午夜的幽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1
[5] 林贤治.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午夜的幽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76
[6] [英]约翰·亨利·纽曼.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出版社, 2001:1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