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内心即在虚静的基础上沉淀自己,在欲望的基础上迸发学习热情,在实践中玩味生命智慧,在行动中享受原始能量,在灵魂中体验人生意义。所以回归内心是“静”与“动”的共生合一。在《易经》和道家、道教思想中,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静一动,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太极”之于人,其“静”即“诚”,其“动”即“欲”,此乃百行之端,人格之源,终臻完美,纯粹至善。只有通过“静”与“欲”的平衡,才能立足自身生存空间、精神自治、学达性天,进入自由王国。
回归内心主“静”,即恬淡虚无、无浮无躁、心神自若、静若止水。静欲潜渊如神龙蠢蠢,淡泊沉积似深海荡荡。静可以在主体与教育客体的联结中,在自我的反思与体验中,迸发出个体内在的生命能量,产生对教育生活的热情,滋生对人本价值及探究的兴趣,从而获得教育教学专业发展,提升人生境界。因为它诉诸于无偏见、容差异、纳异己,而海纳百川,泽润千里。“静”不崇尚权力也不逃避现实。它以内隐性影响自己的认知与行为过程,在自己不畏不休地体验、反思、参与、想象与创造中,生成智慧,成就道德。“静”在教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具有润滑作用,为教育科学与技术融合、为人文价值与科学价值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并把这种统一提升到尊重与促进人的发展的道德层次。“静”无法言传,难以通过对话、交流与大家分享。“静”不逃避现实,蕴含着自立、自信、勇敢与坚毅的真实行动与倾向。就乡村教师而言,他及他生活的环境就是学习资源,他有权利、有自由、有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他总是富有创见并经常有超越他人的力量与冲动。平静的使命就是要关注人生、享受生命、给生命以意义解释,在探讨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完成人生。
回归内心主“动”,即欲望萌动、激情满怀、无中生有,如百卉之萌之于春,犹利刃之新以于硎,冲动蠢蠢如钟鼓齐鸣,生命勃勃似万箭待发,神飘飘如青烟缭绕,心荡荡似紫云炫耀。“动”是原始欲望的自然流淌,是生命激情的本能伸张,是人的自然的理性、直觉、行为的表现。生命是充满激情的,生活是充满情感的,生命之树常青,生活之声长鸣。人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激情无中生有、创造新知、生成智慧、学达性天。就教师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先“学富五车”然后成为教师的。包括苏格拉底,他一直声称“自己一无所知”。生命冲动可以使师生游离、迂回、穿越并改造着教育体制、学校结构和评价标准,不断地突破边界,在封闭的结构里联结环境,超越传统,彰显奇迹,揭示隐藏的多样性与可能性。乡村教师的内心世界,并非总是平静如山,它时时思潮起伏,也如暴风骤雨,处于十分强烈的激情状态,大道无形的自然与学达性天的希望,均会成为种种刺激,激起人的欲望、想象与冲动,在虚无中涌现自动自为的激情与独特的思想,从而自主的力量最终压倒外在于主体的意志与命令。
回归内心是“静”与“动”的对立统一,是与他物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生成的生命关系。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自己是他者存在的要素、环境与条件。回归内心虽然强调对欲望的尊重、对激情的鼓励,但它绝不是自我扩张、恃才傲物、藐视传统、驾驭一切、奴役弱者、主宰他人,绝不是让自己的主体与精神成为统治乡里的工具,使乡土人沦为“他者”的角色。正如孔子所说:“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尼采讲的超人,并不是超越凡人的人,更不是征服他人的人,而是指超越自我的人,即是超越自己。2400年前苏格拉底说过:“成为你自己!”就是这样的含义。因此,教师要用谦虚的态度,融入复杂多样的世界关系中,从而使各种价值的边界被跨越、被模糊与被重新定义,也要使自己在自我意识中去寻找当下的、没有干涉境况中的不确定性及其意义,重建丰满的生命存在,增加生命的厚度,丰富生命的意义。教师应该“从不胜寒的高处发掘内心,终至超越海平线,出现令人惊叹的精神奇迹:湖比海深[1]”。知识是在“静”与“动”中不断更新变化,从有限朝无限、从无欲向有欲的方向扩展的激情过程。冲动生发于无欲之中,生以于“静”之时。“静”与“动”中生命力量勃起、超越自己,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界线,形成教育活动的主体间性,消解教育活动中的权力秩序。在这样的教育场域中,个体之间相互接纳,彼此包容,建构差别,激扬特殊,形成共识,从而使个体生命走向成熟、臻于丰满。
[1] 林贤治.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午夜的幽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