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叫花子教授”为我们竖起一座精神丰碑

“叫花子教授”为我们竖起一座精神丰碑

时间:2023-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月26日下午,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报告厅。400余名职工神情肃穆,缅怀刚刚离去的眼科副教授徐立。“叫花子教授”对自己如此苛刻吝啬,并不是为子孙后代积聚财富,而是倾其所有资助贫困学生。“叫花子教授”徐立虽离我们而去,但留下的精神丰碑将与日月同辉。徐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还体现在一直将事业视为自己的生命。然而,徐老退而不休,一直义务天天到医院上班,将医院当做家,将事业当做终生追求。

9月26日下午,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报告厅。400余名职工神情肃穆,缅怀刚刚离去的眼科副教授徐立。徐老退休工资每月近4000元,每天的食谱却只有一个馒头、两碗几乎没油的面条和在菜市场捡来的剩菜叶; 他的住房不超过20平方米,一个小烤火炉、一台旧收音机及一台旧的14英寸电视机,是家里仅有的3件电器。他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10月11日人民日报)

一个工资并不算低的退休副教授,虽不说十分富有,但过着小康生活绰绰有余,然而他的生活却是那么简朴节俭,每月生活费不超过120元,几乎是苦行僧的日子,无怪乎人们称他为“叫花子教授”。“叫花子教授”对自己如此苛刻吝啬,并不是为子孙后代积聚财富,而是倾其所有资助贫困学生。他虽然退休,但依然“天天上班”,倾心自己的事业。“叫花子教授”徐立虽离我们而去,但留下的精神丰碑将与日月同辉。

按照常人观点,退休之后就是颐享天伦之乐,就是吃好穿好玩好。然而,他心中却永远装着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学生。为了资助更多贫困学生,他省吃俭用,靠馒头、面条、剩菜叶填充肚子,也不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他把自己的积蓄毫无保留用来资助无数的贫困生,他生前一直无怨无悔践行着自己的“人活着不要老是想着自己”名言。受他资助的人数不胜数,捐赠的金额无法统计,人们只知道他长年累月过着苦行僧的日子,吃的是如此便宜,穿的是如此破旧补丁衣裳,住的是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用的是老掉牙的家什; 只知道他将结余的工资几乎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大恩不用谢,大爱无疆,他不需要任何回报,不需要让其他人知道他对贫困生的救助。因此在他退休后数十年的生活中,每当同事问起,他一概不说,包括自己的老伴。当自己生病时,他最大的担心不是身体,而是那些贫困学生。一个以全部积蓄和心血用在贫困学生身上的退休老人,对他人无私的厚爱与奉献,不得不让我们高山仰止。对比我们一些人,时时都企望过着奢侈生活,处处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我们应该惭愧。尽管我们不提倡人人都去过如此苦行僧的生活,但我们必须提倡人人都应有为他人着想的美德。只有大家都具这样的美德,我们才能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们的社会才会温情脉脉。

徐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还体现在一直将事业视为自己的生命。爱岗敬业,以事业为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不少人眼中,工作仅是谋生的工具,因此他们过问的是待遇,是条件。他们恨不得工作能够日进斗金,盼望条件优越,工作轻松。抱着这样的思想,很多人因待遇问题牢骚满腹,因条件问题颇多微词,事业只不过挂在嘴边的托辞。然而,徐老退而不休,一直义务天天到医院上班,将医院当做家,将事业当做终生追求。徐老为了医院的发展,为了后一辈的快速成长,天天在医院转悠,风雨无阻。当别人需要帮忙时,他主动助一臂之力;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主动为其解困; 在年轻人工作时,他主动去督促与指导; 他甚至不忘替眼科买来资料,供大家参考; 他甚至愿意在单位做义务的收发员,尽力奉献晚年的余热。徐老退休后没有沉浸在打牌与娱乐之中,没有消耗在游山玩水之中,没有追求安逸享受,而是继续他的事业,他用自己的退休生活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献身事业,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主人公意识。我们的在职者,我们的退休者,是应该时时将其当做一面镜子自照,来完善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徐老虽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大爱之心,敬业之情,是我们永远无法忘却的,徐老树立的精神丰碑将永存史册,我们为有这样为他人活着的学者而自豪,我们更希望涌现更多这样的典型,因为爱与事业是人生永恒主题。

(来源: 为先在线,2012年10月22日; 记者: 刘和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