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着陈旧,瘦骨嶙峋,双眼深深的凹进眼眶,戴顶毛线灰色小帽,拄个四条腿的方形拐杖、走路颤巍巍的一步三停却不知疲倦地在医院踽踽独行。记不清从何时起,晨曦薄暮中,一个这样“怪老头”形象的身影逐渐闯入我的眼帘。
“这老头儿是谁呢? 腿脚不便干嘛还天天在医院走来走去?”常常心头会掠过这样的疑问。有一次在外科大楼前,好奇心驱使我走上前去问: “老人家,您是康复科病人吗? 没陪护人啊? 腿脚不便为啥还天天跑来跑去?”老人向我凑过身子,定定地看着我,从牙齿缝里吐出两个字: “喜欢。”然后扬扬嘴角笑了,满脸的皱纹荡漾成一朵小花。
喜欢? 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我摇摇头。从此,寒来暑往,冬春更迭,这个身影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熟视无睹,我的目光不再为之驻留,我的心不再为其悸动。直到很长时间后在我调入到乳甲外科后的一天,这个老人拄着方形拐杖突然出现在十楼,他特意来看徐峰医生的! 老人慈爱地注视着徐医生: “我观察了你很久,你是个很不错的医生,我很高兴你和我是家门,好好干,年轻人。”那刻我才知道老人姓徐,原来是医院的退休教授,也在那刻,我才明白了老人简单的一个“喜欢”内蕴藏的深意,那是一个退休员工对医院的深深眷恋与热爱,一个医者对耕耘了数十载的这片热土的浓浓真情与不舍。
日子波澜不惊,岁月静好。晨曦薄暮中,依旧是熟悉的身影,不同的是心境,常常我会微笑着和他打个招呼“嗨”一声,或者驻足停留回望这个风烛残年的背影,久久的,心怀感动。
也无从记得是哪一天,这个熟悉的身影突然淡出了我的视野,如拧紧的陀螺般的生活使我无暇多想。直到有一天,医院、网站、媒体、同事之间,关于一个无名英雄、雷锋、好医生等赞誉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时,我才知道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原来是眼科退休的徐立副教授!认真、逐一地阅读“向徐立同志学习”专题报道的每一篇文章,逐渐走入老人的过去,往事如歌,脉络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可圈可点,可歌可泣,老人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医者做人做事做学问、真善美和雷锋精神。
今天,在得知徐老入围“中国网事2012感动中国人物”第四季度候选人时,我点开网址,投入了虔诚的一票,查看票数,老人得票高居榜首,心中由衷地高兴。网页上,老人身着夹克,戴着帽子围巾这套老行头,咧着嘴朝我微笑着,一如往昔; 薄暮晨曦中那一抹亮色,已定格成永远! 我与老人,却已是阴阳永隔! 瞬间,泪如泉,心大恸! 尊敬的徐老,一路走好。瞧,您的精神,正如蝴蝶效应般,在二院、在湘雅、在中南乃至华夏大地发扬、传承。您的生命将与精神同在,与我们同在!
(喻灿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