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关于教育组织形式、实施场所、普及对象等的集中阐述。针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僵化性,陶行知认为必须彻底改变旧有的学校制度,打破学校和社会之间有形的和无形的隔阂,沟通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针对传统教育对象的狭隘性,陶行知指出:课堂里既不许生活进去,又收不下广大的大众……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关于教育组织形式、实施场所、普及对象等的集中阐述。这几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内涵。
从学校的角度看,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学校的师生分别都是社会的个体成员,学校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甚至可以视为一个小型的社会。同时,学校不能与社会脱离,要紧密联系与结合社会的实际生活。针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僵化性,陶行知认为必须彻底改变旧有的学校制度,打破学校和社会之间有形的和无形的隔阂,沟通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
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针对传统教育对象的狭隘性,陶行知指出:课堂里既不许生活进去,又收不下广大的大众……那么我们只好承认社会是我们的唯一的学校。无论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甚至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大众进行自我教育的场所。整个社会都是劳动大众接受教育的学堂,在社会中生活的同时也在社会中学习。
从社会与学校的辩证关系看,两者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总言之,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教育的范围。在育才学校的组织结构和教学活动中,也深刻地体现和贯穿了上述丰富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