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主线交汇的节点叫“同心”——解读红色经典影片《同心》的关键词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这一年最值得记忆的文化盛事就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同心》的闪亮登场。这是一部第一次反映红军西征历史和在宁夏同心县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回族自治政府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也是第一部直接用同心县的县名命名片名的影片。该影片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尝试和创新。笔者仅通过解读其中的关键词,以期窥一斑以见全豹。
一、奇迹。作为一句台词,“奇迹”一词多次出现。影片一开始,就是以寻找“奇迹”切入的。影片通过“奇迹”引出诸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斯诺说过,彭德怀说过,毛泽东说过,海伦也说过。“奇迹”几乎成为影片的中心词。尤其是白淑霞,在马和福出门要寻找“奇迹”时,她说“我相信这世上有奇迹,”“找到奇迹就回来”。她说过这些话,影片就必须在什么地方回应这句话。导演把这个回应安排到马和福从容就义那一段上。马和福倒下的时刻,这句话回响在马和福的耳边。这还不够,还没有达到导演期望的审美要求,就又安排白淑霞站在马和福倒下的脚印上。很多观众对这种表现产生了共鸣,但是理解不尽一致。大多想到了前赴后继。其实不然,这是马和福和白淑霞的一次心灵的交接和精神的对话。白淑霞是来接马和福“回家的”,是接他们俩共同寻找的“奇迹”回家的。在寻找奇迹的同时马和福本人也创造了奇迹,他自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所以,白淑霞仰面朝天,悲壮肃穆,就是以特有的方式迎接“奇迹”,把“奇迹”装进自己的心里。这是我们能够在影片中看到的,而需要我们理解的艺术表现,或者审美情趣又是什么呢?这里我想说的有两点:一是导演给予这个关键词的“意象”特质。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艺术抽象,是和小江导演的一次艺术创造。美国符号美学理论家苏姗·朗格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她说过:“它(意象)离开了它的实际背景,而得到了不同背景。即从实际的因果的秩序中抽取而来,仅为感知而存在的某种东西,是艺术家的创造。”就红军西征和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来说,是历史创造了奇迹,是实际的,有很多的故事在里面。但是,是忠实于历史的真实呢?还是忠实于艺术的真实,即感知的“有意味”呢?和小江显然选择了后者,打破一切因果秩序,大胆采用了现代派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不再以传统的现实主义尊重客观历史,重视时间秩序和事件因果的“表现”,而把这段历史以无数的片段形式“呈现”给受众,不惜以零乱为代价。可是,两个男人为寻找“奇迹”而上路,又有谁能提供一桌预定好的饭菜呢?看情节,你也许觉得凌乱些,可是看细节,你就会觉得很精致。跳跃式的叙述文本本来就是诗的文本特征。与其说这部影片是故事片,不如说是一部史诗片,而且是一部具有现代派意味的史诗片。无论是战争场面的宏大、回乡民俗场面的逼真还是自然环境画面的冲击力,包括简洁到了吝啬地步的台词都具有诗的语言张力。很多东西需要通过受众的感知二次合成,多次感悟。这是一部的确需要好好看看的电影。它具有细看、耐看的资质。
二、同志。“同志”一词有两个艺术交代:一是交代了马和福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的历史真实;一个是真实呈现了马和福是一个憨厚淳朴的回族群众。避开过去塑造英雄人物“高大全”的老俗套,更避开了当下流行于影视剧中这类人物阳刚带阴柔的新俗套。影片注重人物形象塑造的完整性,特别是马和福这个人物形象在影片中的艺术表现。这是用新写实手法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重大突破。马和福这个人物塑造得很真实很生动。从“寻找奇迹”到“成为奇迹”,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马和福投身革命的历程。从一开始对红军的一知半解,只有一条干粮带,到给红军还马,到参加革命,一路上所见所感,逐步理解了“奇迹”的真正内涵,决心投身到革命之中。马和福完成了从一个受苦受难的穆斯林到一个坚定信念不怕牺牲的革命战士。影片中有几个感人的画面:一个是见到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时不断重复的“同志”,表现了马和福投身革命的激动心情。一个是彭德怀告诉他红军要撤退,中央很关心马和福的安全,马和福说“我是群众选出来的主席,我不能离开群众。”表现了马和福的坚定的革命信念。还有他在牺牲前擦干净敌人的枪口,把毛主席给穿的军衣和妻子给做的新鞋摆放整齐,都在表现马和福内心的坚定、泰然和视死如归。整个过程在影片中表现得简洁、生动、真实、感人。我很喜欢“同志”潜台词中的憨厚淳朴勤劳倔犟的个性,透过马和福的这种个性,能看到整个回民族的基本精神。
三、同心。斯诺和马和福要在同心见面,影片安排他们两个分别从北京和甘肃出发,向同心走来。在下马关攻城战中,他们奇迹般的见了面。他们究竟见面了没有?历史没有记载。但是他们完全有时间和机会见面。因为斯诺在下马关采访期间,马和福是红色政权预旺县的一个区长。这段影片中的历史完全具有真实性,当然并不能等同于历史真实。斯诺在影片中拉大了历史事件的大背景,从空间上把在同心1936年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放到一个国际大环境中来看。斯诺和马和福两条线几乎均衡展开。但表现的角度不一样。斯诺是这段历史的观察者,马和福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这部影片之所以在观众中反响强烈,不尽一致,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两条线并进,两种视角同时展开。这种叙事方式在电影上并不多见,应该说是一次大胆尝试。不以情节取胜,而靠细节抓人。一个故事,两条叙事线路,导演大胆采用了很现代的一种写实主义表现形式,很耐人寻味。
两条主线在同心交汇,马和福和斯诺在同心见面,红军三大主力在同心会聚。毛泽东在保安接受斯诺采访时,建议斯诺到西征前线同心采访,提到了同心,并且发挥了这个地名的时代含义,这就是“同心同德”。马和福当选了自治政府主席,来到保安拜见毛主席,简单的台词几乎就是为了强调“同心”。特别是“同心”这个主题表现得很充分。“同心”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军同心同德,回族和汉族同心同德,国际友人和中华儿女同心同德,红军和穆斯林群众同心同德的一个象征,一种体验和传承。影片的主题曲《同心曲》在片尾响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整个影片呈现出史诗一般的叙事方式,处处隐含着深刻的寓意,让人体味。
当然,这部影片还有很多值得鉴赏的地方,而且还有很多可以比较欣赏的艺术特点。比如摄影艺术的表现是一种,再比如跟影片《集结号》比主流电影的新表现趋向,跟张艺谋导演比主题的把握等等,比出优势,比出得失,也许更有乐趣,只要有很深厚的电影方面的积累。但是,我想说的是另一回事。1936年,奇迹在同心发生了,马和福,一个优秀的回族男人成为奇迹的一部分,他成为中国革命者的“同志”。如果这三个关键词都能够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最感动的“星火”的话,那么,我们会不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奇迹创造者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