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型”热该降温了

“原型”热该降温了

时间:2023-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如果按照某些人找寻“原型”的逻辑“创作”下去是相当可笑的:《红旗谱》中冯兰池的原型是谁?我猜想,“创作”原型的热情大半来自一些摇笔杆的先生。

这几年,在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媒上,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文学作品“原型”热的日渐升温。我们常常在某个早晨就被告知一个爆炸性消息:某文学名著 (或小说或电影或电视剧)中的主人公原型找到了。如《小兵张嘎》中张嘎的原型,《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原型,《英雄儿女》中王芳的原型,等等,似乎一个早晨就从地平线下冒出来。最新奇的是笔者手头的一篇文章,称长篇小说《红旗谱》中朱老忠就是以宋某某为原型创作的,并宣布住“在保定市城南”,“一个幽静小院”里的“朱老忠”之子欲续《红旗谱》。看了真让人如堕五里雾中。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接触过一些梁斌谈创作的文章,从未见到他把自己精心创作的人物形象硬贴在某位原型身上,不知该文作者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

稍有点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家对生活中的诸多人物进行广泛艺术加工概括后创作出来的。鲁迅先生六十多年前在谈自己创作经验时就说过:“人物的模特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事实上,如果按照某些人找寻“原型”的逻辑“创作”下去是相当可笑的:《红旗谱》中冯兰池的原型是谁?他的孙子是不是也有“幽静的小院”可居呢?《围城》中方鸿渐的原型是谁?《废都》里庄之蝶的原型是作家吗?照此推下去,我们这个世界可够热闹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英雄模范的事迹已非常感人,完全没有必要硬往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上贴。我猜想,“创作”原型的热情大半来自一些摇笔杆的先生。他们于寂寞中总试图制造些“轰动”,于平淡里常试图搅起波澜。殊不知这样干,不仅误导了观众读者,也损伤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以我们当给他们泼点冷水,使他们发热的头脑降降温。

原载1995年7月12日《燕赵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