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漫谈当代青年的自立

漫谈当代青年的自立

时间:2023-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些青年把依赖父母看成是自己的权利,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青年独立的火花常常被这些陈腐的传统观念所扑灭。青年缺乏自立精神也是父母溺爱的苦果。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识到,阻碍青年自立的最大障碍是青年的自信心缺乏症。青年的自立和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是密切相联的。国家的富强可以促进青年的自立,而一代自立青年的成长,也将对我国历史的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社会学家和有识之士,都尖锐地指出了我国青年缺乏自立精神的弱点。我国一位教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访问考察后,深有感触地说:“美国人鼓励、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使他们在青年时代就建立起必要的自尊心和责任感,这难道够得上称为‘不讲人情’的罪状?倒是像我们这里,有些青年人一辈子想躺在、赖在娘老子背上,甚至连第三代都得让自己的老爹老娘来负责,这样的情况比他们进步吗?”

一位在我国任教的法国青年指出:中国青年“一切由别人安排好了,工作统一分配,书本是学校发的,课程也是学校排的”。“有些中国青年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很怕事,顾虑多端。”杨振宁教授说得更加痛快淋漓:“中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国的学生是知识太多,活得思想太少了。”

我国青年缺乏自立精神,在思想、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婚姻恋爱诸方面都有表现。

生活上不能自主、自立,过分依赖尊长。一些青年把依赖父母看成是自己的权利,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日常生活需要父母安排,饮食起居依靠父母照顾,工作岗位需要父母“活动”,婚姻大事需要父母操办。他们即使成了家,有自己的收入,还继续赖在父母身边,让父母为自己做家务、带小孩,充当义务保姆。

在社会中没有自立的技能和本领,事事依靠别人。有些青年不认真学习掌握一两门劳动技能和专业知识以为安身之本,而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错误地认为社会的事业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只想坐享其成。

思想上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才华总是通过独立的活动 (精神上的)才能成长起来的。”而有些青年不愿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而是人云亦云,缺乏探索精神;对权威盲目崇拜和敬畏;唯书唯上,唯命是从。久而久之,大脑的机能就蜕化成为他人的传声筒。

学习上缺少自学能力。有些青年习惯于多年形成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养成了教师喂多少自己吃多少的惰性;学习中循规蹈矩,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没有一点主动性和创造性。

事业上没有开拓的勇气和魄力,胆小怕事,怕担风险,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而且总是轻附众议,“从众”心理强。

这些弱点在当代青年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六十多年前,列宁就指出:“青年如果没有充分的独立性,他们既不能把自己锻炼成为杰出的社会主义者,也不能锻炼自己去引导社会主义前进。”国内的社会学家和青年工作者认为,青年缺乏自立精神,将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这种状况不解决,就将压抑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削弱他们的自信心,导致他们惰性心理的日益增长,从而产生出依附的一代。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应当正视的现实。

当代青年自立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历史上,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的传统生活方式影响很深,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更是根深蒂固。

由于经济的落后,我国的家庭担负着生活和生产的双重功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家庭视为其统治的基本单位,为了巩固其统治,竭力鼓吹和宣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封建伦理道德,并以此作为社会生活的准则。在家庭内部,家长执掌着经济大权,从而也就主宰着其他家庭成员的命运。“家事统于一尊。”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既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亦有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在这种封建家长制下,子女在家长面前噤若寒蝉,动辄看父母眼色行事,事无巨细,均由家长说了算。从吃穿住行、文化教育直到婚姻大事,都是听从“父母之命”。这无形中就使青年从小养成了事事没有主见,处处依赖家长的懦弱心理。这种状况,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贫困落后地区的青年中,表现尤为突出。就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青年的独立性较强,但也时时能感到旧的传统观念带来的沉重压力。例如,有些青年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常常被视为“不孝”。有些青年有个性,有独立见解,不愿事事按父母的意愿行事,就往往被看做“大逆不道”。因此,青年独立的火花常常被这些陈腐的传统观念所扑灭。

“大锅饭”、“铁饭碗”的经济体制也是造成青年自立意识缺乏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铁饭碗”的劳动体制和“大锅饭”的分配制度。青年在这种体制下,没有竞争观念,没有危机感,缺少前进的压力和动力。因而不愿学习技术,不愿动脑筋思考问题,身体内的惰性不断增长,创造力日趋减少,觉得靠在“社会主义”这个大菩萨脚下,什么时候也得施给碗粥喝。

青年缺乏自立精神也是父母溺爱的苦果。不少父母希望儿女比自己生活得更舒适幸福,因此就不遗余力地为儿女奔波。有的托熟人找后门为子女安排惬意的工作;有的早早退休,让子女顶替上班。一些日常家务劳动,如洗衣服、买东西也大包大揽起来,不让子女插手。这样,渐渐使一些青年感到,自己的一切似乎都由父母安排好了,用不着自己操心费力。近年来,我国普遍提倡生一个孩子,子女在家中更成了眼珠子、命根子。一些父母确实像《红楼梦》中贾母爱怜宝玉那样,深怕“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睛”。在这种娇惯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青年,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很差,一旦离开父母,就没有了起码的生活本领。

从历史、文化、体制等背景中寻找青年自立意识缺乏的原因,固然可以帮助我们清醒地了解自己的处境,然而,更需要我们冷静认识的,还是青年自身的弱点。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识到,阻碍青年自立的最大障碍是青年的自信心缺乏症。

多年来,我国大部分青年都生活在一种封闭、半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不少青年视野狭窄、见识不多、交际面很小。他们对自己总是估价过低,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逐渐形成了一种自卑、自馁的心理状态。而且,我们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把谦虚和缺乏自信混为一谈,把骄傲与自信等同起来,这也在青年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自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观念,也是当代青年心驰神往的目标。它要求青年在思想上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政治上具有坚定的信念,不随风摇摆;经济上自主独立,不依赖尊长和他人。自立包含着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和极强的人格自尊。在自立的过程中,青年们将认识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的力量,探索到自己的奋斗方向,从而找到一条为人类服务的道路。

青年的自立和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是密切相联的。国家的富强可以促进青年的自立,而一代自立青年的成长,也将对我国历史的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20世纪初叶,为了拯救危难中的祖国,寻求真理,一批热血青年不畏艰险,毅然赴法勤工助学,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建国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都曾发出过不少鼓动性和激励性的口号,去推进青年工作。这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仅仅靠宣传鼓动去推进青年运动是远远不够的,青年工作者也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抛弃传统观念,把主要精力扭转过来,致力于培养具有创造性品格和开拓进取精神的一代青年,这样必将振奋起我们的民族精神,开创祖国兴旺的大业。

青年要实现自立,就必须奋发自强。步入社会生活的青年,面临的首要抉择就是:继续依赖家庭的惠顾、恩赐,还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看来是十分简单的抉择,却可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古往今来,杰出人物都具备自立自强的品格。人才的成长都是和自立意识的树立紧密联系的。毛泽东出生在一个交通不便、十分闭塞的山村,这样的环境应当说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但他少年时代就善于独立思考,自立意识很强。在家中,毛泽东不满于父亲的专制,从不愿受约束,有过很多“忤逆不孝”的抗争。16岁时,父亲让他去学徒,他反对,执拗地去就读了一所新式高级小学。这是他脱离束缚身心的家庭和闭塞的山村,投身到一个广阔的世界的开始。

青年马克思脱离家庭,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841年,23岁的马克思从柏林大学毕业了。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莱茵省,打算作一名自由政治家,和朋友们一起进行哲学和政论的写作。他的这个抉择激怒了他的母亲。母亲原希望儿子毕业后可以谋得高官厚禄,而儿子的抉择打破了她的梦想。小市民气很重的母亲,通过合法手续,剥夺了因无职业收入正急需帮助的马克思对父亲遗产的继承权。马克思含泪从家中搬出,住进了一家旅馆。但是,母亲的决裂并没有动摇马克思的决心。他还是坚定地抉择了自由政论家的职业,走上了同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艰险道路。

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既促进青年走向自立的进程,也为青年的自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第三次浪潮文明,可能非常有利于培养青年中的完全不同的性格;对长者不那么顺从,对消费不那么计较,对享乐不那么耽溺。”

从社会系统的角度看,分配制度的改革,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当代青年迅速走上自立的道路。

我们面临的信息社会将是一个高淘汰率、高选择率的时代,它要求每个青年都应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广博的知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协调工作的品质,需要每个青年都具有竞争能力。百舸争流,奋楫者为先;置身于竞争的行列,人们会争先恐后,力争上游。生活因此而显得生机勃勃,生命因此而显得充满活力。在这样的竞争时代,青年只有具有真才实学,掌握生活、生产的本领,才能在这个旋转的多方位的世界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在竞争的时代,依附他人将受到蔑视,依赖家庭会被人嘲笑,只有独立地向生活索取,你才会得到自尊和幸福。

从家庭系统观察,家庭变革的潮流推动着青年走向自立。当代中国家庭正在起着深刻的变化,家庭结构由紧变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独立生活的趋势增强。家庭的规模也在由大变小,“小家庭”或简化家庭结构,愈来愈为青年所向往。家庭的观念正在由浓变淡。自立已成为当代青年的重要特征。

在当今世界,青少年的自立已成为一股热潮。各国政府和有识之士愈来愈重视对青少年自立意识的培养。美国有半数以上的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搞勤工俭学。美国大学生大多数都要靠勤工俭学的收入支付昂贵的学费。早在1973年,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就建议鼓励青少年课余做工,因为工作可以加强他们的独立感,并使他们顺利地进入成年期。苏联教育部门规定,中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会一两门劳动技能。联邦德国的青年自立趋势日趋明显。慕尼黑市曾对该市的大学生做过一次调查:1963年,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占36%,而到1981年仅占24%。有53%的大学生除了读书,还要做零工赚钱来贴补开支。为了鼓励英国青年的自立和创新精神,英国女王的丈夫菲力普亲王创立了“爱丁堡公爵奖”,对在一段时间里表现出勇气、毅力,有社会责任感或创新精神,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年轻人,分别发给金奖、银奖和铜奖。

青年自立的风潮也吹到了我国。1984年以来,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特别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也出现了端盘子的大学生。不少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勤工助学。他们有的从事技术咨询,有的承担科研课题,有的充任家庭教师,更有些热情的年轻人开咖啡厅,办洗衣店。通过这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青年直接接触了社会,改变了“书呆子”的形象,培养了自立精神,锻炼了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青年自立意识的树立,青年自立活动的逐步展开,对青年的价值观和荣辱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外,要求自立,参加各种自立活动的不仅是那些出身寒门的青年,许多达官显贵的子弟和王公贵族的后裔也卷进了这一浪潮。总统的女儿跑堂、部长的孙子当家庭教师、王族的子弟充任清洁工,等等,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这不仅得到社会的赞许,而且他们也引以为荣。在国内,不少几年前还以“高干子弟”炫耀于世的青年,如今有的放下架子到基层锻炼,有的隐姓埋名从事各种业余服务工作。自立光荣、依赖可耻,这种新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恰如一位出身豪门的澳大利亚青年所言:“靠父母的恩赐生活不算男子汉。”

目前,培养当代青年的自立精神已迫在眉睫,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古今中外,一切有益于人类的思想成果和科学成果,莫不是独立思考的产物。因此,青年人应当养成勤于学习,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不迷信、不盲从,决不人云亦云。学会在复杂的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主见。一个人只有当他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时,才标志着他的思想开始成熟。

——经济上坚持自立。应当教育青年树立谋生立业的观念,帮助他们在可能的条件下尽早摆脱对国家和家庭的依赖,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取得事业的成功。在家庭生活中,应当支持青年婚后分家自立。要热情鼓励大中专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加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社会劳动,开辟第二课堂。对已有经济收入的未婚青年,要指导他们安排好生活、筹备好婚姻大事。

——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注意培养青年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的开拓精神和独立性格,支持他们到艰苦的环境中去摔打磨炼,使他们能够在一个竞争的社会里站稳脚跟。

——开展必要的社会教育工作。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办一些技术训练班、文化业校等,提高青年的科学文化水平,使他们掌握一两门生产技术;也应开展向青年传授家庭生活方法和技能的活动。大、中专学校在向青少年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向他们灌输一些必要的经济知识,引导他们参与某些经济实践活动。目前,军队中开展的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活动,一些地方团组织搞的青工技术培训班,都是推动青年自立的好方法,应当推广。

——改革家庭教育。这是促进青年自立的重要一环。过去那种父母为子女“当牛做马”理所当然,子女躺在父母身边心安理得的陈旧观念,到了必须扫除的时候了。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责任感,锻炼他们动手的能力,鼓励他们到社会生活中去闯荡、拼搏。作一个开明的家长,这是时代对父母一辈提出的要求。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生活在一个夹缝的时代,处于新旧时代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虽然夹在两个时代之间的时代是摇摆不定的,但是,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发酵的时代,里面充满了各种机会。如果我们能学会利用它的摇摆不定性,我们在这个时代里所能取得的成果要比在稳定的时代大得多。”(奈斯比特:《大趋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勇敢地启航,投身到大海的波涛中,拼搏、奋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