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上海站见到儿子,泪水掉下来。
但母亲马上说:“没事,会好的!”
母亲姓周名邈清,生于1901年。外祖父曾留学日本,归国后在晚清的学堂里教过化学。外祖父在清政府尚存时就为她取的“邈清”这名,似乎真赋予她某种东西,母亲一生都坚强而凛然。现在母亲开始竭尽全力拯救儿子。
王选在上海治疗,仍然未见寸功。
母亲从未失去半寸信心。
母亲从小没有裹脚,62岁的母亲脚步匆匆,出门请医、寻药,回来煎药,一碗碗送到儿子唇边……王选躺在床上,体验着母亲夏去秋来的努力,感到生命力在很深很深的地方被一丝一毫地召唤回来。每个人都有母亲,世上还有什么比母亲更无私更让人感动的呢!在母亲的身上,实际上还有留洋归来的外祖父的理想,白发皤然的母亲,把顽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爱,一点一点地喂给儿子……在王选生命最微弱的日子里,母亲不啻是他真正的保护神,这样的哺育,是会造就出伟大的生命的!
隆冬过后是春天,王选的生命出现转机,他可以下床走动了。在母亲身边十个月,王选犹如再次体验了诞生。
未名湖畔的绿树,现在又生机盎然地回到记忆,生命如同一只重新长出羽毛的鸟,渴望飞翔……一个念头冒出来:他想搞一个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辑系统。这是一个近乎妄想的念头。可供研究的资料在国内少得有如晨星。纵然想飞,一只病中的孤雁……可思议吗?但是,这是坚定地朝他选定的“跨领域研究”挺进!
他开始四处托人收集资料。有人理解他这个近乎“飞天”之想吗?一天,有人给他带来了一本《ALGOL60修改报告》。王选翻进去,“像看天书”,但是,他已经知道,这是当时极其珍贵、极其难得的国外计算机高级语言。
“谁托你带来的?”
“陈堃銶老师。”
陈堃銶是北大计算数学专业的青年女教师。王选不是一只孤雁。此后几年,他就在上海家中,以惊人的毅力、卓越的总体设计,与北大许卓群、陈堃銶、朱万森等人一起向这个难题进军。
1965年夏,母亲为王选整理行装的情景,让我再一次想起保尔·柯察金要归队时母亲为他整理行装那一幕……孩子长大,一个个都飞走了,只有负伤或生病时才会回到母亲身边,刚好点儿,又要走了……“妈妈,学校把我们搞的‘系统’列入了北大的科研计划,我该回校了。”
65岁的母亲再一次把他送上火车,母亲怎么也不会想到,儿子这一去,还将经历另一次劫难……
王选回来了。就像一尾鱼回到大海,有了更多同仁的合作和帮助,这个项目终于开花结果,为我国推广计算机高级语言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这一贡献被载入了中国电子计算机发展史。
知识像理想的那样增长,前途像抉择的那样光明,突然,一夜之间……王选看到自己的名字被涂写到墙上,踩到地下。他不是因言获罪,是因“听”获罪。他曾每天收听英国BBC的英语广播。他的罪名是“收听敌台”,他在下乡劳动的途中病倒,1961年的病症全部卷土重来。
北大变得令他不认识了。再回上海养病?上海的家被抄了,父亲又多了一顶“反革命”帽子,他甚至不敢把自己旧病复发的消息告诉母亲……而且,列车上,连行李架上下都挤满了大串联的红卫兵,他的病躯哪里经得起折腾?
回家的路断了。
他搬到京郊十三陵分校。这儿根本没有医疗条件,失去医疗,王选就如同被抛到岸上的一尾鱼。病情日趋恶化……此时,北大还会来看他的人只有陈堃銶。
“王选,你不能在这里等死。”陈堃銶说。
王选不知道有什么办法。
陈堃銶说:“回北京,我照顾你。”
王选想了想说,说:“不行。”
陈堃銶说:“我和你结婚,谁还能说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