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10年,是王选在病中顽强地活下来的10年。
1975年,他38岁了,仍病休在家。人生还能做些什么?就在这年,他作出了一生中第四次重要抉择。
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印刷,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西方许多人以为的都要早。印章,在春秋战国已广泛使用。秦始皇焚书388年后,东汉灵帝于175年下令把儒家经典刻在46块石碑上,供世代抄录,后人为了免除抄写的辛劳和错漏,就发明了从碑石上拓字的办法。这拓字与盖印相结合,便诞生出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刷的《金刚经》。毕昇约在11世纪40年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第一代产品是用细胶泥刻烧成的泥字,后人又搞了木字、铜字、铅字,活字印刷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如今,随着电子计算机和光学技术的发展,西方结束了活字印刷术,采用了“照排技术”。当代印刷技术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将比过去一千年里产生过的作用更加显著,我国仍停留在铅印阶段,怎能跟上世界步伐?
1974年8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我国开始了一项“748工程”科研。王选听到这个消息已是1975年,他最感兴趣的“汉字精密照排”,国内已经有5家在研制。王选正病休在家,能做什么?
他动员起自己还很虚弱的身体,日复一日地挤公共汽车去中国科技情报所查阅外文杂志。从北大到地处和平街的情报所车费3角,少坐一站可节省5分,王选总是选择少坐一站。病休,连续10年只拿每月40多元的劳保工资。现在的奔波不是组织派的,是他“自选”的,没有任何经费……此时,王选生活贫困已经到了节省5分就非常有意义的地步。
但是,没有关系。
1975年的春天在首都街头的树枝上发芽,王选在和平西街下了车。阳光洒落肩头,你可听见,有一支歌正穿过街市,向前途轻轻飞去……走到情报所,王选就该使劲喘气了,但资料上的海外消息,像氧气那样可供他呼吸……“我常常发现,我是那些杂志的第一个借阅者。”
他看到,世界上第一台照排机是“手动式”的,1946年在美国问世。50年代,美国发展了“光学机械式”二代机。1965年德国推出“阴极射线管”三代机。1975年英国正在研制的“激光照排”四代机即将问世。
再看我国,正在研制照排系统的5家,分别选择了二代机和三代机。“我怎么选择?”王选选择了越过二代机和三代机,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他的选择似有凌云气概。
可是,这有可能做成吗?
多年后,王选得知这样一个故事:钱学森回国时,苏联和美国的洲际导弹都还没有过关,钱学森建议,我国应该先搞导弹,“搞导弹容易,搞飞机难”,因为飞机上天要保证安全,材料的难题非常尖锐,中国的基础工业不过关,我们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来解决;而搞导弹,材料上是一次性的损耗。国外感到搞导弹最难的是制导技术。“制导”主要靠计算通过“电子”来实现,在钱学森看来,这些从大脑里产生的计算办法,中国人有办法……结果证明钱学森是对的。王选听这故事,立刻领会其中奥妙,因为当年自己选择“激光精密照排”,也是基于相似的原因。
由于我国基础工业落后,搞二代机,将有一系列的精密机械动作严重限制我们。三代机的模拟存储方式也很难过关。西方搞照排,英文只有26个字母,汉字多达数万个,常用字也有三千个,汉字字形存储量就是一个尖锐问题。如果不另选道路,即使搞出二代机、三代机也是落后的。
新的道路在哪儿?
王选,其实是以别无选择的方式向自己的大脑要出路。
难,非常难。如果走四代机激光照排的道路,“汉字存储问题”将更尖锐,因为三代机的阴极射线管可以瞬间改变光点直径和焦距,激光却不能。如果把印刷所需的汉字全部变成能适应激光照排的点阵信息,则需要几百亿字节的存储量,简直不可想象……怎么办?
能不能直接搞四代机,不是你气魄大就能实现的,有一系列的数学问题需要解决,需要通过计算来求解。王选以数月苦算,总算提出了一套方案,这套“数学方案”可以使机械部分变得简单,并能肯定,性能将是最优越的。这已经是个璀璨的“阶段性成果”。只是,有没有人能识别呢?
王选毕竟是在北大。数学系首先辨认出了“王选方案”的价值,把当时隶属无线电系的“王选方案”打印上报。
不久,该方案被列为北大的科研项目。王选随后参加了当年11月在北京“北纬旅馆”召开的汉字照排系统论证会。
这是一次群英会,国内那五家和北大,都将在会上介绍各自的方案。轮到王选,他身体虚弱得连说话的气力都不够,只好由陈堃銶介绍。
北大方案因新颖曾让大家为之一振,但最后被认为是“数学游戏”,“梦想一步登天”,被淘汰了。
被淘汰,就不可能得到国家的科研经费。像这样的高科技项目,北大本身没有经费来支撑,连节省“5分钱”都很有意义的王选,还能搞下去吗?这个冬天,王选怎么过来的呢?
王选依然每天趴在冰凉的桌面上算啊算……此时的王选,除了尚可绞尽脑汁,没有别的办法。就在1975年12月,王选终于开创性地以“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法和一系列新算法,研究出一整套高倍率汉字信息压缩、还原、变倍技术,从而使进取“激光精密照排”成为可能。
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采用“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法,王选是世界上用这种办法的第一人。此项发明的先进性使王选于1982年在欧洲取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欧洲专利的人。但是,1976年,王选的方案仍处在被淘汰的境遇。曲高和寡。他依然在期待知音,期待扶助。
所幸的是,“748工程”办公室的张淞芝没有轻易放过王选的“数学游戏”,主持“748工程”的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局局长郭平欣是个电脑专家,他听了张淞芝的报告后,立刻决定对王选方案进行深入考察。这个项目终于在1976年9月8日被正式认可。
由于王选的选择曾被认为“梦想一步登天”,这使他想起“顶天立地”一词,后来的实践则使他越来越看到,当代科研开发,就应该尽可能选择“顶天”的技术。欲顶天,就得选择技术上的跨越。因此,王选人生中“第四次选择”最宝贵的地方,不在于选择了“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而是选择了“技术上的跨越”。
然而,当时绝大多数人要理解“选择技术上的跨越”对中国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意义,还要再过十年二十年。即使今天,许多人要真正看见这“选择跨越”对今日中国发展仍然存在的巨大意义,也很可能还要继续读下去。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王选在抗震棚里继续把他的研究推向前进。接踵而至的难题是,要把“顶天”的技术变成产品,尤其是到世界上去占有一席之地,就难乎其难了。多年后钱学森曾说:“使中国高科技产业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其难度不亚于当年搞两弹一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