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要忽略这知识资本

不要忽略这知识资本

时间:2023-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类似的情况发生在科研各领域。所以,有人把成果鉴定书称为成果的“死亡判决书”。“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提出来的。1995年11月6日晚18时30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把本年度“科学奖”授予中国王选,以表彰他在中文出版印刷领域做出的具人类意义的卓越贡献。王选在信息技术领域,为我国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做出的“初步贡献”,在中国恐怕还没有第二人比他更典型。

1994年是“748工程”二十周年。4月22日,《西藏日报》由方正系统印出,至此,所有省级报纸均“告别铅与火”,北大开创的这项高技术产品拥有了全国内地99%的报业市场。

这样我们看到,我国内地的报业、印刷厂,没有经历过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的历程,从当今最落后的铅排,一下子跳到具世界先进水平的激光照排,真的实现了“一步登天”。

现在,我们可以来看看,王选20年前选择“技术上的跨越”意义究竟有多大。你知道,王选曾说,从科研走向市场的过程堪称“九死一生”,我看这“九死一生”还可以读作,我国大部分科技成果没有成活。比如,过去20年,我国彩色出版领域一直是由外国彩色电子分色机垄断,我国花了近20年时间仿制,仿制出一代,马上被国外的新一代所淘汰,始终未能进入市场。再比如,比王选更早开始研制照排系统的5个单位,哪一家都不是技术力量差,也不是不努力,只是由于选择了重复研究国外已有的技术,最后不得不全军覆没。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科研各领域。许多科技成果,尽管鉴定会上可以得到诸如“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之类的好评价,但是,中国的市场已经国际化了,在我国的柜台里分明陈列着国外先进的同类产品——柜台内不空白,成果鉴定书上写着“填补了国内空白”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有人把成果鉴定书称为成果的“死亡判决书”。看到这些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我国多年来有90%以上的科技成果未能转化。这确实是严酷的“九死一生”。

其实,有着数千年报国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谁不希望为国家作出大贡献呢?遗憾的是,我们许许多多的科研,并非研究多年之后终于失败,而是败于兵马未动之先,是一开始就注定了永无转化之日。

我国原本不富裕,许多科研投入大量经费而没有丝毫回报,所谓“交学费”。更大的浪费是科研人才的浪费。但如果不被浪费,则中国的潜力巨大。我们能怎样挖潜呢?

至此,我们已能看到,王选及其同仁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对我国千千万万的科研人员、几亿学生,乃至许多领导者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笔“精神财富”,而是一种“知识资源”;去读解,去认识,你就在拥有一种极宝贵的知识资本。

我国的优秀人才是很多的,以王选的学生为例,在搞彩色出版系统时,王选指导学生再次选择了“跨越”——跨过国外彩色电子分色机的技术路线,直接研制开放的彩色系统——他的学生同样获得成功,从而把垄断我国彩印市场20多年的外国电子分色机全部淘汰。

这样,我国出版系统不但“一步登天”跨入激光照排,也以相同的方式,直接过渡到先进的图文合一编排彩报;电子“远程传版”技术,则使我国各大报在没有广泛采用传真机远传“报版”的情况下,得以直接使用“照排系统”及时远传到各大城市的印刷点同时出报……所有这些,都因为选择了“顶天的技术”,或说“技术上的跨越”,从而使整个民族的新闻出版业、印刷业全面实现了划时代的跨越。

请想想,印刷厂是我国最多的工厂之一,课本、文件、广告、佛经、钞票、发票……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每天都离不开对印刷品的使用。当告别了“铅与火”时,印刷厂所需的能源消耗均可下降2/3以上;远程传版,可极大地减少各大报每天远程运载报纸的能耗物耗。

何谓知识经济?由于以物质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正在导致全球能源等短缺资源枯竭,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所以人们才寻找可持续发展经济。

以“低耗高效”为特征的高技术,是在传统工业模式把世界推向穷途末路的时代,使人类在悬崖上开始拯救自己。

这种“低耗高效”,是以智力资源为主要资本的,开发技术不是开掘矿山,是开发人脑的智力,建立在知识密集的高技术基础之上的经济就是知识经济。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提出来的。1995年11月6日晚18时30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把本年度“科学奖”授予中国王选,以表彰他在中文出版印刷领域做出的具人类意义的卓越贡献。

王选在信息技术领域,为我国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做出的“初步贡献”,在中国恐怕还没有第二人比他更典型。人类为拯救自己,在21世纪,知识经济必蔚为大观。到那时蓦然回首,人们会发现,王选是中国20世纪知识经济伟大的先驱者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