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吕祖谦,当然是扮演吕祖谦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到鹅湖书院,不对,那时还是鹅湖寺,后来因为我们今天的这次聚会才改成鹅湖书院的。今天的这次聚会,也是辩论会,由我主持,担任本次辩论会的主席。”姚老师一本正经地坐在中间讲台后的椅子上,说起今天的开场白。她后面是一张大幅的“鹅湖辩论”的彩画。
师生们参观完武夷精舍,研学了朱熹的理学思想,又沿着朱熹的足迹,来到了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以追寻当年“鹅湖之会”的盛况,体会“鹅湖之会”在中国哲学史和文化史上的重大意义。在参观鹅湖书院时,同学们突然萌发一种想法,即模拟当年的辩论形式,在当年“鹅湖之会”的发生地,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研讨当年理学和心学争辩的内容。这种想法立即得到了两位老师的一致赞同,于是就有了这场融汇古今形式的辩论会。
“坐在我右手边的刘晨、周婧雨、赵蕾同学扮演朱熹,坐在我左手边的张翔、王迪、李毅诚同学扮演代表心学的陆九龄和陆九渊两兄弟,坐在观众席上的郑老师扮演当时与会的临川太守赵景明,以及所邀请的刘子澄、赵景昭,还有陆氏弟子朱亨道及其兄朱济道等人。你们是几人扮演一人或两人,郑老师是一人扮演多人,同时担任本次辩论会的评委,以及特别的‘画外音’,可以随时提问或评点。”姚老师多次主持学校的辩论赛,自然是驾轻就熟。
“这次辩论会,我是主持人,也是组织者。朱熹同学——哦,声明一下,本来,在古代,为了表示尊重,需要称呼各位的‘字’或‘号’,但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很快清楚各位人物的身份,也为了让现场或场外的观众能够立时明白各位人物的观点,我们就不按古代的礼节来称呼了,而按照现代的习惯直呼其名。这有点儿唐突古人,请各位先贤理解和原谅!”姚老师说着转身向图画中的人物一抱拳表示歉意。
“朱熹同学的思想属于‘理学’,陆九渊同学的思想属于‘心学’,双方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观点,特别是在治学方法上有很大的分歧。双方都是我吕祖谦的好朋友,因此我特约双方来到鹅湖寺,希望通过讨论争辩,能够调和双方的矛盾,使双方的观点能够‘会归于一,而定其所适从’。”“吕祖谦”说明“鹅湖之会”的起因。
“现在,辩论会正式开始。我们先请正方,哦,不对,这里没有正反方。先请陆氏兄弟发言。”“吕祖谦”向男生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谢谢主席!特别谢谢主席的盛情邀请!我是陆九龄,是陆九渊之兄。”张翔站起来一脸郑重地说道,“我们接到主席的邀请,非常高兴,也非常慎重。因为这次集会,是为了学术不同而进行的讨论,问题是我们兄弟二人的观点就有所不同,怎么能够作为一方来进行辩论呢?因此我们在家里就已经辩论了一场,以统一我们的观点。”
“可见陆氏兄弟对学术的尊重和严谨!”“画外音”适时发出了画外音。
“我们讨论争辩了一整天,到深夜,弟弟陆九渊说服了我。我思考一夜,写了一首诗来表达我们的观点。现在展示给大家,希望求教于各位。”
“陆九龄”展示事先写在白纸上的诗,并念道:“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留情传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
“请解释这首诗的内容。”“吕祖谦”要求道。
“好的。‘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是说古圣人相传的道心,即是一个人从孩提之时就具有的良善之本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是说有了根基才能筑成房屋,从来没有听说没有根基就能筑成大厦的,这里强调的是我们应该发明本心,尊重我自己所本有的德行,确立自我主体才是根本;‘留情传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是说如果忽视了这个基础,而把精力放在古人的传注之学上,就会荆棘丛生阻塞正道,而刻意追求精微反而可能被隐没,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最后一句‘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大家应该都能够理解,就不用解释了。”
“陆九龄同学以诗明旨,果然是好诗!请朱熹同学表达你对这首诗的看法。”
“我刚听到第四句,我就知道陆九龄同学已经上了陆九渊同学的‘船’了。”刘晨也站起来以朱熹的身份说道,“其实,你我都反对汉唐那种传注之学而提倡义理,但是……”
“请等一等,”王迪突然站起来,以陆九渊的身份打断了“朱熹”的话,“很抱歉,我方观点还没有完整表达,能不能先让我把观点完整表达出来?”
“好的,请吧!”“朱熹”又坐了下来。
“我觉得哥哥陆九龄这首诗的第二句‘古圣相传只此心’,还没有完全表达清楚我们的主张,因此,在来鹅湖的路上,我又和了一首诗,也求教于各位大方之家。”
“陆九渊”展示他写的诗,并念道:“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
“也请解释。”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是说人们见到墓墟就会兴起哀伤之心,看到宗庙就会起尊敬之心,这都是出于自然,这就是本心,是千古不变的,如果想要下学上达,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本心才是正途;‘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是说尽管涓流可以汇成大江,小块的石头可以垒成泰山和华山那样高,但如果把注意力放在点滴积累而忽视立乎其大,就会沉溺于‘支离事业’而与世沉浮,只有我们发明本心的方法是博大悠久的易简工夫;最后一句‘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大家也应该能够理解,我也不解释了。”
“画外音”这时发音:“当陆九渊的诗念到‘支离事业竟浮沉’,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方法是‘支离事业’的时候,朱熹的脸色都变了;而最后一句‘真伪先须辨只今’指出朱熹的方法是‘伪学’,这让朱熹非常不高兴。”
“陆九渊同学的诗很直白,但某些说法上还须斟酌。我们先休息一下,插播一下广告。”“吕祖谦”居中调和,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当时的情况是,当天大家就此休息,第二天大家继续争辩,一直辩论了三天。”“画外音”还原历史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