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带,在东经113°03′~113°39′和北纬33°59′~34°24′之间。总面积1461平方千米。东接许昌、长葛,北靠新郑、新密,西北邻登封,西及南部连汝州、郏县、襄城县。
图1-3 禹州颍河景观
二、地势
禹州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横贯西北、东南的颍河为界,构成北(具茨)、南(箕山)两大山系,环抱颍川平原。
三、气候
禹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因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
禹州市四季气候总的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
历年年平均气温13. 0℃~16. 0℃。最暖年是1961年,年平均气温为15. 7℃ ;较冷年是1984年,年平均气温为13. 6℃,暖、冷年相差2. 1 ℃。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2. 9℃,发生在1972年6月;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3. 9℃,发生在1958年1月和1971年12月。最热月在7月份,平均气温为27. 6℃;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为0. 2℃。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以上的平均初日为2月11日,终日为12月21日,其间积温为5176. 6℃ 。
历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50毫米左右,最多年为1073. 8毫米,发生在1967年;最少年为442. 3毫米。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季节降水量分布悬殊,全年以夏季(6~8月)雨水最为集中,平均达353毫米,约占年平均降水量的54%。秋季和春季雨量分别为151毫米和122毫米,约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3%和19%。冬季雨雪稀少,平均降水量仅为25毫米,约占年平均降水量的4%。
禹州市处于大陆季风区,风向、风速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年平均风速每秒为2. 5米。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常年主要为东北风。历年年平均无霜期为218天,最长达248天(1977年),最短只有179天(1962年)。最低气温≤2. 0℃为霜冻指标,霜冻平均初日为11月1日,平均终日为4月5日,间隔日数为155天。
四、水文
禹州市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境内主要行洪沟河31条,承担着辖区各乡(镇、办)的行洪除涝任务。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河流15条,河流总长约324. 2千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3000平方千米的有颍河,境内河长约59. 5千米;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兰河、肖河、吕梁江、石梁河等4条河流,累计境内河长约71. 0千米;流域面积50~2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小泥河、高底河、红河、白水河、扒村河、书堂河、龙潭河、潘家河、涌泉河、小青河10条河流,河道总长约193. 7千米;50千米以下的沟河有16条,它们是:磨河、犊水沟、尚沟河、水磨河、秦北沟、梁北沟、禁沟、石柱河、鸿畅石板河、苌庄石板河、马沟河、吓水河、柳河沟、吴河、和山房沟、花园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