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年头的旅游时节,外地的朋友来电明示:想来西安转转,不管我陪不陪,主要想看看兵马俑。问我华清池怎么样,我自然隆重推荐华清池,只是长恨终曲是听不到了。他们欣然同意,我自然也就不亦乐乎。
我曾在骊山脚下度过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这些时光给我留下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没有什么辉煌,却也真实。早先工作任务不多时,几乎月月都有缘到华清池赏泉、看景、上山。因为总是沉迷老人常讲的烽火戏诸侯、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所以印象中的华清池更像一位婀娜多姿、绰约娉婷的少女楚楚动人。“骊宫高处入青云”,站在骊山上远远望去,新建的姜沟立交桥上尘土依然飞扬,“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几人欢喜几人愁的影像至今余音袅袅,仿佛让我又闻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在温泉蒸腾中的墨香浓汁之味。
妻曾说,她们小时候爱在池边看景,更爱在九龙舫边遐想,在泉边舞蹈、歌唱。轻拂着低垂入泉的柳丝,撩拨着清冽晶莹的泉水,心底甘甜清爽。后来,我便来了这儿,细细感受,实是别有一番情趣,当我痴痴望着那喷珠吐玉像浪花一般盛开的九股温泉,立时内心有了一种升华,那是美的享受。
女儿大了,也常上骊山,看了九龙舫,走过五间厅,可孩子总找不到什么感觉。我细想之下,也许是因为如今的华清池,已不是那个帝王气、脂粉气厚重的华清池了。虽然亭还是那亭、楼还是那楼、阁还是那阁,但徜徉其中,却难以捕捉到一丝一缕的盛唐气息。叩问那千年柿树,柿树不语;环顾四周,玉环当年天生丽质的颜容和“云鬓花颜金步摇”的一唱三叹早已湮灭在历史的烟云之中。我便对孩子讲:“看景要用心去感悟,别勉强,也不要苛求什么。”
这几年,《长恨歌》年年上演,每改一版朋友便叫着去看看,每看一回,总能勾起几番遐想。一曲《长恨歌》在华清池的九龙湖畔久久回荡。长恨歌,长恨歌,长长的歌,远远的恨,久久的痛。九龙湖水静波明、沉静幽美,一幕幕水乳交融的梦幻佳境,此刻也已香消云散。风流皇帝和佳人一见钟情,华清宫里演绎出了一幕千古绝唱。杨玉环柔嫩的肌肤在水雾之中,勾画出震魂摄魄的朦胧之美。当玄宗与杨贵妃欢歌之时,琵琶声声铮响,诉不尽的男欢女爱,情意缠绵、绿树葱茏、红灯高悬,共诉衷肠,对天盟誓,唱响千古之音。梨园春晓,芙蓉丛中,翩翩起舞,醉意中浮想联翩,梦幻如云、飘飘欲仙,格外娇媚!千里单骑送荔枝,道不尽、说不完的恩爱情深。
历史不会重来,刻骨铭心的爱情多数都不能画上它应有的符号。安禄山的兵变,马嵬噩梦,再次留下了抹不去的悲壮和哀思。风去也,云散也,骊山脚下,唯有贵妃倩影,仿佛依然在唱:“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即使画家,也无法用画笔勾勒、描绘、渲染出华清山水的真实和美好。若是诗人,也无法用生动美妙的语言去描写、去赞誉它!纵然是摄影师,也无法用快门儿来记录下美好的景致。但这份厚重、淳朴让我感受至深,那山水间的情丝让我留恋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