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惟读惟耕惟崇德

惟读惟耕惟崇德

时间:2023-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事说,这是匡家村里的几家财主合资创办的,叫万松书院。同事摇摇头,说:“不晓得。我也是从家谱上得知的。谱上记载,村南还有一座书院,叫崇德书院,又叫四都书院、文会书院,始建于光绪年间,建筑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匡姓氏族发达,尤其注重教育事业。因此,崇德书院应运而生。我本想去崇德书院走走,见识一下古代的教育场所,可是,这块地皮已经建起了民居,古书院遗址荡然无存。

钱其昭

每晚饭后,总爱沿富水河漫步,徜徉在绿竹翠林间,享受这人间的良辰美景,这几乎成了我一个铁打的习惯。竹林的尽头是一片开阔地,长满了芦苇野草,知名的与不知名的花竞相开放。几只耕牛甩着尾巴在吃草,神态是那么悠闲。可我万万想不到,这片开阔之地竟是古代文明之所。

我拨茅踏荆,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书院遗址的墙基,看着那千疮百孔的遗迹,我的心飞到了明万历已酉年夏月,看见这里正热火朝天地修建校舍,打墙脚的,担砖的,挑瓦的人络绎不绝,书院克日盖好。继而我又仿佛看到两排教室,一排师生宿舍,三排房子成“门”字形,中间的空旷之地就是孩子们的活动场所。耳边回响着先生洪钟般的讲课声和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幻想着稚童们欢腾跳跃、追逐的身影,心头突地产生一个疑问:这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书院呢?

同事说,这是匡家村里的几家财主合资创办的,叫万松书院。历百年之久,于天启丁卯年孟冬重修。我问,莫非这里原来没竹而是松?同事摇摇头,说:“不晓得。我也是从家谱上得知的。谱上记载,村南还有一座书院,叫崇德书院,又叫四都书院、文会书院,始建于光绪年间,建筑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这就奇了怪了,一个人口不到两千的匡家村,村南村北各建一个学校,有这个必要吗?同事告诉我:“这倒不是。是万松书院废弃后,才创办崇德书院。崇德书院是八十都、八十一都、八十二都、八十三都的乡长、绅士和学者倡议集资修建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改为“列宁小学”,1936年被国民党军拆毁。”

噢!我明白了,匡家村之所以代代不离高官大员,是与村人重视教育分不开的。匡家村原是张氏聚居之地,匡姓迁到富田来的时候并不姓匡,而是姓王。那是因为在宋太祖时为了避赵匡胤的“匡”讳,而改作了姜、康、羌、王、方、徐等姓。富田的这一支匡氏祖先王文达、王文通兄弟俩从值夏麻洲徙居富田东岗,再迁到富田下市,即现在这个地方。直到王文通的孙子王德卿于元朝中统(1260)年间才恢复为“匡”姓。匡姓氏族发达,尤其注重教育事业。首先,由几家财主集资创办了万松书院。可能是老财主过世了,书院断了资金的注入,无法检盖校舍;先生没了束脩,生活无以为继,万松书院也就自然废弃了。

大明正德年间,匡鹏中(官举孝廉)之长女适明高皇六世孙建安简定王拱樋,诰封一品夫人,称“匡娘娘”。村民念皇家恩宠,启奏朝廷,兴建匡氏宗祠崇孝堂,并加盖朝楼(又叫梳妆楼)。

孩子们没书读了,怎么办呢?要重建学校,匡家村又没有这个财力。睿智的匡家村人另辟蹊径,他们从兴建崇孝堂这件事上领悟了一个道理,向官府恳求资助,到各村游说捐款。因此,崇德书院应运而生。我想,这恐怕是富田境内全民办教育的一个良好开端吧!

我本想去崇德书院走走,见识一下古代的教育场所,可是,这块地皮已经建起了民居,古书院遗址荡然无存。我只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努力构筑这个书院的恢宏气象,想象师生互动的热闹场景。可怜我穷尽智力,都无法还原当年的盛况,我痛恨战争,痛恨那些无恶不作的国民党兵。好端端的一个书院,它是惹你们了,还是碍你们了?你们非要把它拆了干嘛?修炮楼,变成你们杀人的工具?难道你们要让孩子们都变成睁眼瞎?文明,就毁在这帮刽子手中。那么,全国毁于战乱的书院又该有多少呢?

啊!中国教育,在灾难中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