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迁丽
仲秋时节,江南的山依然青翠欲滴,仿佛被秋姑娘遗忘,可只要你将目光投向山下的稻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秋姑娘的秘密,那被饱满的谷粒压弯了腰的稻穗,黄澄澄的,秋风吹过,泛起金黄色的波浪……原来秋姑娘在稻田里玩得忘了回家!而身负拍摄庐陵书院重任的我们就这样在秋姑娘的指引下找到了这颗遗落的明珠——朗山书院!
我们穿过金色的稻田,路过一片茂盛的芦草,一栋三进的古院落出现在眼前。四周一片寂静,连书院门前都长了些青草,看来平常极少有人探访。
门上有铁将军镇守,一时无法入内,乘着同来的本地向导孙老师打电话找人开门的空当,我绕着书院外围走了走。
书院坐落在吉水县金滩镇的栗头村一角,离村子中心有些远。书院的前面是一片空阔的稻田;右边与村子相连的空地上长满了芦草;左边是片林子,散乱地长着些不知名的杂树,有一条小路通向不远处的七星古塔,据说是个风水塔。一圈下来,感觉朗山书院就像是藏在深闺中的小家碧玉,遗世而独立。
朗山书院所在的栗头村其实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建村近千年。地处赣中吉泰盆地腹部丘陵地带,既无高山大川,又无关隘驿站,古时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之处,如今也没有像燕坊村和双元村一样做旅游开发,所以毫不起眼。全村曾姓一族,别无它姓。据《吉水栗头村曾氏族谱》记载,曾氏开基祖德兴公,由永丰新陂迁居吉水栗头,屋接巷连,聚集一处。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任凭天下乱,栗头无担忧”,所以村里的建筑、文物古迹没有遭受兵燹,保存完好,曾氏家族的世世代代也得以在此安居乐业,繁荣昌盛。
清道光年间,栗头村的曾氏家族按男丁多寡募集资金,聘请高士相中了村子东边这处安静的所在,挑选能工巧匠费时费力建成了朗山书院。
一会儿,栗头村主任曾大哥骑着摩托车过来了,说书院乏人管理,钥匙一时找不着,带来了铰铁丝的老虎钳。
曾大哥四十岁左右,一看就是个能干的汉子,三下两下就打开了书院的大门,我们终于得见朗山书院的真颜。
书院是栋砖木结构的建筑,青砖磨缝,硬山顶,朝天式防火墙,一门两进,三开间,穿斗式木构架。进深34.5米,面宽15米,面积517.5平方米。正面为庑廊式结构,门楣正上横墨楷书“朗山书院”四字。前厅顶上方有一彩绘覆斗式藻井,饰花鸟虫草,人物山水等图案,绘画工艺精湛,人物栩栩如生。两侧有骑楼,上下两层,且用木板隔成若干间书房。中间设天井,将头进与二进用隔扇隔开;后进厅堂正上方也有一覆斗式藻井,饰描金凤穿牡丹、蝙蝠、竹梅图案,四角镶刻花饰,工艺精湛;宝壁后为阶梯式神龛,为栗头村曾氏家族存放祖宗牌位所用。整座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是个兼书院、祠堂两用的典型古建筑。
书院主体保存完好,但木质构件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天井周边也是绿草肆意生长。据曾大哥介绍,书院2005年被吉水县人民政府设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政府也曾在前些年投入了一定资金进行维护,但古建筑维护成本特别高,政府的投入还是严重不足,村里也无力贴补,目前只能这样维持着。
站在寂静的书院里,有一刹那,我好像穿越了,耳边仿佛听见青布长衫的书院先生用戒尺敲击桌面的声音、学子们的琅琅读书声、护院小狗欢快的脚步声、外面林间鸟儿的和鸣……
俯下身来,双目所及杂草繁茂、青苔满地,书院先生、莘莘学子、琅琅书声、厚厚藏书俱已随历史的车轮走得很远很远……只留下这空寂的古宅继续接受风霜雨雪的考验,任凭烈日狂风雷电在她沧桑的脸上刻下年轮,褪下绝美的容颜。
时针指向中午一点,曾大哥与孙老师都还没有吃午饭,我们不好意思打扰太久,只好匆匆告别。临上车,心里还有些不舍,站在村头回望远处的书院,目光越过金黄色的稻田,只见朗山书院在秋天的阳光照耀下,在蓝天的映衬下散发出静美的光泽,自有一股沉静的力量。
其实,朗山书院并没在我们的庐陵书院拍摄目录里,机缘巧合,让我们意外地走近了她。在庐陵有遗存的书院里,她不算是保存最完好的,但也算得上保存得比较好的,相比那些只剩下断垣残址的书院,那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这应该算是我们为学校书院研究拾起了一颗遗落的明珠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