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觏与盱江书院

李觏与盱江书院

时间:2023-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觏一生以教学为主,40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所以后人称他为“李直讲”,李觏家住盱江边,创办了盱江书院,故又称“李盱江”,学者称“盱江先生”。于庆历三年创办“盱江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觏的哲学思想被列为重要研究项目。创立盱江书院,教授自资。李觏创办盱江书院,其一是因为他对教育之重要性有较充分的认识,其二是为生计谋。自宋以下,人们说起盱江书院,总是心存几分敬意。

邬小辉

冬季的阳光总是这么的温暖和亲切,那一日,我们沐着冬日的暖阳,去寻找李觏的故里和曾在梦中久久呼唤的盱江书院。

赣鄱大地,抚河两岸,随处都是文化的热土,随处都是文明的遗存,我们奔走在福银高速上,心系的目的地是南城古邑的凤凰冈。据明翰林修撰的《建昌府重修泰伯先生墓地》载:“郡治北有凤凰冈,先生创书院其下,学者千余人……”

当我们从福银绕着漂亮的“蝴蝶结”匝道走出高速路口,映入眼帘的,就是处县城中心的凤凰冈,也就是县城的制高点,顺着山路前行,来到一排仿古建筑前。此地依山傍水,景色极佳,古朴的建筑正面,是一尊高大庄严、魁伟雄风的李觏塑像,让人肃然起敬。哦,这就是南城,而李觏就是这个古邑的灵魂和象征。

李觏,北宋建昌军南城(今资溪县高阜镇)人,住县城北街瑾睦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李觏一生以教学为主,40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所以后人称他为“李直讲”,李觏家住盱江(又名汝水)边,创办了盱江书院,故又称“李盱江”,学者称“盱江先生”。

李觏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民”。自幼聪颖好学。5岁知声律、习字书,10岁通诗文,20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但科举一再受挫,仕途渺茫。从此退居家中,奉养老母,立志办学,潜心著述。于庆历三年(1043)创办“盱江书院”。同年受郡守之请,开课授徒,慕名求学者甚。“为盱江一时儒宗”,人称“盱江先生”。曾巩和任过御史要职的邓润甫等,都是他麾下的门徒。王安石与他交往甚笃,其《答王景山书》一文中就提到过变法之事曾采纳过李觏之意见,而邓润甫更是积极参与了王安石变法。范仲淹于皇祐元年(1049)上书,称李觏“讲论六经,辩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后经范仲淹等人举荐,乃授为太学助教,历任太学说书、海门(今江苏海门)主簿、太学直讲等职。嘉祐四年(1059),以迁葬祖坟,请假回乡,八月病逝于家,享年51岁,葬于凤凰山麓。

李觏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著作家。一生著述宏富,生前自编《退居类稿》12卷,《皇祐续稿》8卷。其门生邓润甫为其辑有《后集》6卷。现存有《直讲李先生文集》(又称《盱江先生全集》)37卷。1981年,中华书局整理、校点出版了《李觏集》,全集共37万字。

后世人对李觏益加仰重。宋高宗绍兴年间,南城建十贤楼、四贤堂,李觏与陈彭年等共祀,并于郡学大成殿绘李觏像以风后学。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立兴文堂以祀之。明成化元年(1465),建昌新建李泰伯祠堂;成化八年,特旨准左赞状重修李觏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觏的哲学思想被列为重要研究项目。

李觏一如其他读书人,想通过科举,登上仕途,干一番事业。但是,他在科举仕进的道路上却一再受挫,未能如愿,自叹“生处僻遐,不自进孰进哉!”景祐年间,他步行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寻求仕进之途,毫无结果而归。次年,参加乡举,又名落孙山。庆历元年(1041),应茂才异等科,有旨召试。李觏入京,又未中选,在京城“忧愁经岁”,抑郁不乡。遭受这几次打击之后,遂无意仕进,隐居著述。南城立学,被聘为郡学之师。创立盱江书院,教授自资。

他的许多思想给予范仲淹“庆历新政”理论上的支持,又是后来王安石变法的思想渊源之一。李觏反对孟子,著有《常语》以驳孟子思想,反对所谓的“重义轻利”,认为“焉仁义而不利者乎?”(《李觏集·原文》),成为宋学中“非孟”思潮的带头者。学术上以儒学为宗,反对佛、道二教,是庆历之际排佛、道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李觏著作有《盱江文集》,今有校勘标点本《李觏集》,其中《礼论》《周礼致太平论》和《庆历民言》等是其思想和学术的代表作。

李觏创办盱江书院,其一是因为他对教育之重要性有较充分的认识,其二是为生计谋。但是由于李觏满腹经纶,“东南士人推以为冠”,俨然“一代儒宗”。他“所讲学以推明圣经为本,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穿凿之说”,慕名求学者络绎不绝。他的书院自然就生源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越办越红火,遂成江右著名的书院。自宋以下,人们说起盱江书院,总是心存几分敬意。《宋史》说他“以教授自资,学者常数百人”。明代学者何乔新的《李泰伯先生传》中也说其“讲明正学,从而师者,恒数十百人”。依其弟子陈次公所言,“门人升录者千有余人”。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和李觏是很好的朋友,晏殊每次来建昌(江西南城),李觏都要陪他游览麻姑山,并共同论诗赋文,写词作对。

有一次,二人观赏麻姑山的“玉练双飞”,在回来的路上经过余家沅,忽闻咿咿哑哑的车水声。此时,正是炎夏盛暑,两人手持折扇,信步来至车水旁,晏殊忽然诗兴大发,高声吟道:“车儿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李觏听了称赞道:“人谓临川多才子,而同叔当居其首,今公见水吟车,可谓临川古风矣。”晏殊笑道:“直讲先生久居仙山,山高风爽必喜吟风,愿先生以风对”。觏公沉思片刻,见晏殊挥扇以待,顿时思路大开,手摇折扇大声诵道:“扇子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晏殊听罢,连声称:“妙对!妙对!”

有一次,李觏应邀赴豫章春游,随行学生十余人。从建昌东门出发,经抚河至赣江。时值暮春三月,逆风顺水,船家扯下帆篷,装上桨橹,摇橹前进。舱内李觏居中而坐,门生并列左右,曾巩坐于右侧最后一个位子上。李觏对众生说:“此去豫章尚远,行舟寂寞,何不以行船为题,对一对联,亦以消遣。”诸生同声说道:“请先生拟上联,我等对下联。”李觏点头沉思,舱中顿时沉静下来,唯有吱哑吱哑的橹声。李觏手指船橹,高声说诵道:“两橹并摇,好似双刀分绿水”

诸生从左至右,依次对下联。李觏抚髯静听,有时轻轻点头,有时又评论修改一番。看他的神气,似乎对所有下联,均不满意。最后,只剩下曾巩一人,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只见曾巩不慌不忙,站起来躬身向先生施了一礼,高声对道:“孤桅独立,犹如一笔扫青天!”

李觏听罢,不禁连声叫好:“此联气魄雄伟,思路开阔,对仗准确,实为难得之妙联。”诸生齐拱手向曾巩祝贺。

风月亭位于黎川城南篁竹境内,阡陌之野,有亭翼然。数百年来,它为南来北往过客遮风挡雨,蔽日成荫,两端门额均嵌有“赤溪风月亭”五个石刻大字,一门联曰“才过怀泉鸟语花香犹在耳 ;方临赤溪新亭古驿又宜人”。亭墙斑驳脱落,荒草萋萋,凉亭青砖灰瓦,卵石铺地,东西两侧为后来修砌的凉座,供路人歇脚之用,其东墙内嵌一石碑,上书“奉宪敕碑”。碑文依稀可辨。据其内容推断,此亭乃清道光六年重建,后因年久失修,今已破旧。据《新城(今黎川)县志》记载,风月亭“在城南五里赤溪,宋儒李觏(1009-1059)读书之所。其自言曰‘朝朝风扫地,夜夜月为灯’。故以名亭”。90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书院式园林建筑,风光旖旎,景色宜人。南面群山黛岭,北望乡里人家,东里临黎河流水,西指桑梓阡陌。周围茂林修竹亭亭如盖,桃源兰圃鸟语花香。明朝同邑邓篆赋云:“维武陵之旧圃兮,泛平津以通渔。一水飞光而带郭兮,千峰流翠以曳裾。指葱郁之曲陌,望桑麻之烟墟。山连水系,霞卷云舒。春禽转响于修竹,林花翻洒于兰区。前排峻岭之黛,左控长虹之波。村里烟迥,清溪雾错。岫蕴彩而霓飞,浦腾文而锦濯。伊亭榭之仿佛,信风月之攸托。尔其借言栋楣,托景兰药。靡翠草而成茵,幕丰叶以为幄。”如此美景仙境,有诗赞曰“杨柳春光风淡淡,梧桐秋色月溶溶”。真可谓世外桃源,潜学胜地。

李觏十分重视教师的选拔与任用,因为教师担负着传道解惑的使命。“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师者,所以制民命,其可以非其人命,其可以非其人哉?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为民立师也。”然而,在李觏看来,教师对于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教师选用的标准又应是什么呢?他认为应把师德放在首位,他认为:“师者虽非人君之位,必有人君之德也。”他也看到了现实中有的教师是不称职的。因为有的老师只会为学生讲解经义,而不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学生的“贤”与不“贤”,“善”与不“善”,都不清楚,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于世何补呢?对比现实,他认为:“师之不才,学校不修之过也。”他引用《礼记》中的话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

李觏是北宋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著书立说,大胆创新,在哲学上持“气一元论”观点,认为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认识论上,承认主观来自客观,因此,成为宋代哲学的先导,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李觏还具有进步的社会历史观。他卓有胆识地提出功利主义的理论,反对道学家们不许谈“利”言“欲”的虚伪道德观念。他从实际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他认为“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富国策》第一)。治理国家的基础,是物质财富。比英国亚当·斯密的《财富论》早了500年。所以,他反对把实际物质利益和道德原则,即“利”和“义”对立起来。李觏认识到,物质财富多寡不均的症结所在,是土地占有的不合理。为了解决土地问题,他专门写了一篇《平土书》,提出“均田”“平土”的主张,引经据典,煞费苦心地为统治者提供解决土地问题的历史借鉴。

李觏还是一位诗人。王士真在《居易录》中曾称赞李觏的《王方平》《璧月》《梁元帝》《关僧还庐山》和《忆钱塘江》五首绝句“风致似义山”。对此《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除《梁元帝》一首“不免伧父面目,余皆不愧所称,亦可谓渊明之赋《闲情》矣”。他的诗受了些韩愈、陆龟蒙等的影响,意思和词句往往都很奇特,但也写了不少有着充实的现实内容的诗篇。“根生但为松,翼飞但为风。王侯尚可轻,道义本来重。”(《寄怀》)字句质朴,语出自然,而重道义爵禄的情操,跃然纸上。“居官无藉手,选部岂知贤?廉善虽由己,亨通亦在天”(《送张评事》),揭露了当时吏治的黑暗。由于他关心国计民生,加上自己政治上的不得志,又长期生活在农村,所以,也写了一些批判时政,反映农民疾苦的诗,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庶民的同情。“产业家家坏,诛求岁岁新”“朱门仍奢侈,柴门转窭贫”(《村行》)“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感事》),抨击了官府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反映出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的现实。他在《衰老妇》诗中,写一个有儿有孙的老妇人还要改嫁。什么原因呢?“子岂不欲养?母岂不怀居?”都不是,而是因为“徭役及下户,财尽无所输”。这是一种多么凄惨的景象啊!

十一

后来,李觏离开了盱江书院入太学为直讲、说书等职,但他创办的书院却一直保留下来,为当地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当然,盱江书院也在历史的变迁中历经毁与建的过程。南宋时,盱江书院被毁。宝祐二年(1254)郡守杨铖重修,并立兴文堂以祀李觏。五年后,知军事曾埜重建盱江书院,建有明伦堂、洙泗塘、思贤堂等,两年后知军事钱应孙又增设殿宇、讲堂,并划拨三千亩田地给书院做费用。元代,书院毁于战火。明代正德年间,在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的促使下,又重建盱江书院。经过几年的建设,书院又具有了昔日的规模。到了明代中期,书院日渐衰败,万历年间,著名学者罗汝芳又在城北重建盱江书院。到明末,书院又毁于战火。清代,又从城东的武钢山上迁至县城之内。此后,盱江书院一直维系至清末。

我们奔着盱江书院而去,见到的只是李觏纪念馆。不错,李觏是盱江书院的代表和象征,但并不是具象的盱江书院。所以,当我仰望凤凰冈上的聚贤阁(也许不叫聚贤阁,是我妄自称之),多少有些唏嘘和遗憾……

我到南城还有一个情结,过去我的主要领导危朝安同志就是南城人,他是一位品德高、品位高、品格高的现代领导者,我与他同赴98特大抗洪,同去鄱阳救灾,同行宜春工作,真的是风雨同舟,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到了南城,我仿佛更加理解和明白了他的谆谆教诲和对我的一片良苦用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