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莉
“山石岩泉流白水”,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仰慕义门陈文风之盛,跋山涉水来到东佳书院讲学游历。当他面对齐天削壁,峥嵘峭岩,高悬古松,层峦叠嶂的美景时,意兴盎然地脱口吟出上联,把所见所闻巧妙融入,被称之为妙联,一直无人对出下联。时至今日,已是千年绝对。而横跨1115年历史的东佳书院亦早已融入云卷云舒、沧海桑田的时间长河。
义门陈氏七世孙陈崇于唐大顺元年(890)建书堂,并手订《江州陈氏家法》,规定:“市书堂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孙有赋性聪明者令修学。稽有学成者应举,除现置书籍外,须令添置,于书生中立一人掌书,出入须令照管,不得遗失。”至宋初,经过义门陈几代人的努力经营,东佳书院由原来只为本族提供教学的书堂,逐步形成 “兼亭台楼阁,耸延四方”,吸引欧阳修、朱熹、吕端、钱若水、黄庭坚、杨亿、苏轼等大文豪前来求知、讲学或游览,留下三百多篇题词文章和诗篇,是当时的江南四大书院之一,所藏书、帖“号天下第一”。
“九重天上书声贵,千古人间义字香。”唐朝僖宗皇帝挥毫题写诗句;“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宋朝太宗皇帝也题诗称道。从中国书院史角度看,东佳书堂是最早具备学田、教规的私办书院,比白鹿洞书院早半个世纪。陈崇,曾任江州长史,具有宽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尤其跟当时的官僚贵族有相当的交往。静下来在祖堂前,他会思考一些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并且领悟到读书的重要,要让后代有出息,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读书,让子弟都能成为有学问的人。陈崇针对族人的实际和教学特点,出资创建了宗族两级学校,低级的称书屋,高级的为书堂。除建有专用校舍,还置有学田,作为保障办学的固定经济来源。书屋就是基础教育,教化童蒙,供7-15岁的少儿入读,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初中;书堂近乎于现在的高中和大学,陈氏子弟从书屋毕业后,其中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的方能入书堂就读并参加科举考试,书堂的藏书、师资及教育程度要高于书屋。《江州陈氏家法》规定:“立书屋一所于住宅之西,训教童蒙,每年正月择吉日起馆,至冬日解散。童子年七岁令入学,至十五岁出学。有能者令入东佳。逐年于书堂内次第抽二人归训,一人为先生,一人为副。其纸笔墨砚并出宅库,管事收买应付。”时有“书楼、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田二十顷,以为游学之资。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五代史》《湘山野录》书里都给东佳书院很高的史评:“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
东佳书院位于德安县城西北32公里(今德安县爱民乡岩泉桂村),是我国最早的书院之一。书院坐落在“群峦逶迤,起伏沧浪,泉流浩涌,飞瀑千丈”的东佳山下,这里环境清幽,风景秀丽,无车马之喧,无俗尘之染,是一个读书治学的佳处。历史文献大致呈现了东佳书院的原貌 :书院入道口,立一门闾,全然竹构。约行里许,有石阍突出院墙。入院,院阁九幢约三十间。其中,两幢傍西岭,三幢依南麓,四幢临东山。集贤院是主建筑,院内“堂庑数十间,冠垛丛立,甍榭参差”。此外,还有礼圣殿、衮公亭、师寓、讲堂、试堂、书楼、赏莲亭、寄咏舒、望云庵等建筑,布局精巧,错落有致。对此规模宏大、美轮美奂的建筑群,北宋学者钱若水赋诗赞道:“楼上落霞粘笔砚,池边怪石间松筠”,“朱实垂庭红橘熟,清香袭座药畦春”。
东佳书院文风鼎盛,为当时的国家和朝廷培养了大批出仕入相俊彦良才,成为中国古代家族中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营造了一座以义流芳、书香弥漫的丰碑。唐宋时期,从书院走出了18位朝官(其中有3人担任过宰相),29个地方官,55位进士,陈氏“八英九才子”“同榜三进士”在当时传为美谈。书院重视人伦教化,通过对家族子弟宗法伦理意识的培养,形成了“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门之内,肃如公门”的良好家风,使德安陈氏成为古代封建家族的典范。
作为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东佳书院是中国文化领域一道精彩靓丽的风景。当近代人用探索的眼光审视先贤们留下的文化印记时,那隐藏于深山乡野的一座书院,虽几经兴废,却吸引着人们求知的目光。
传承千年文脉的东佳书院,或许早已破败,或许不再复兴,但曾经办学的风采,历史的底蕴却永远不会泯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