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瞻依多少高山意

瞻依多少高山意

时间:2023-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抵达芦溪县城,依据事先查阅的史料,直奔芦溪小学。今日再次瞻仰先生祠,心怀“高山仰止”的虔诚意,看到先生珍爱的莲叶在水中荡漾,抚今追昔,感慨不已。这必将浓墨重彩地载入萍乡文化史册。由此可见宋代萍乡书院之兴盛、学风之昌隆,于是乎莘莘学子中涌现出61名进士。此时此刻,我伫立于芦溪小学坪中,伫立于近千年前的濂溪书院旧址上,心中涌动阳明先生诗句“瞻依多少高山意”同样的炽热感情,不由肃然起敬,顶礼膜拜了。

陈 菲

夏日,披着晨光从萍乡市区萍水畔出发,驱车往东循着芦水赴数十里外的芦溪县城,我不由想起唐代进士袁皓留下的诗句:“芦水东奔彭蠡浪,萍川西注洞庭波。”萍乡境内的芦水东奔赣江汇入鄱阳湖,萍水西注湘江化作洞庭波,萍乡位于中国两大名湖之间,故此,古代萍乡称作“吴头楚尾”、“吴楚通衢”。三国东吴宝鼎二年(267),萍乡建县,县治设在芦溪,三百多年后的初唐迁徙至今市治所在地。我此行赴芦溪,专程寻访萍乡最早建立的书院,即宋代的濂溪书院。

抵达芦溪县城,依据事先查阅的史料,直奔芦溪小学。我独自在学校坪中漫步沉思,思绪在琅琅的书声中走马驰骋。“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这是出自宋代哲学家、理学奠基人周敦颐(1017—1073)留下的名篇《爱莲说》中的佳句。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濂溪系其家乡湖南道州的一水名)。康定元年(1040),他从吏部调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任主簿,庆历元年(1041)迁袁州萍乡县芦溪镇主持征局,担任监税官。他到职后,当地士人仰慕他的道德文章,纷纷前来听其讲学,请教学问,指点迷津,于是乎芦溪一时文风兴盛。周敦颐珍爱莲、崇尚莲,亲自在征局附近种植莲,每当夏日,莲花盛开,碧叶田田,赏莲池畔人头攒动,笑语欢声,后人在此立碑以记,称古莲池。

我在芦溪小学坪中漫步,思绪穿越时间隧道追寻。周敦颐于庆历四年(1044),调任南安军治(军治在今江西大余)司理参军。他离别芦溪后,民众敬重他、思念他,于皇祐年间(1049—1054)设立濂溪祠,后又建宗濂桥,以示纪念。濂溪祠旧址即今芦溪小学处,祠内既立像以祀,又供读书讲学,即最初的濂溪书院,由此成为芦溪古代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明正德五年(1510),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经过芦溪,作诗《萍乡道中谒濂溪祠》:

木偶形骸恐未真,清辉亦自凛衣巾。

簿书曾屑乘田吏,俎豆犹存畏垒民。

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解传神。

千年私淑心丧后,下拜春祠存渚苹。

诗的意思是:木刻的周敦颐像恐怕失真,但他的衣巾依然闪耀清辉。濂溪先生虽然只是监税小吏,芦溪民众却为他立祠崇祀。山苍苍,水茫茫,传颂着先生光风霁月一般的精神。我这个宗仰先生的弟子,进祠拜谒并推崇他所珍爱的素洁莲花。尔后几年中,王守仁再次到此谒祠,又作诗《再过濂溪用前韵》:

曾向图书识画真,半生长自愧儒巾。

斯文久已无前觉,圣世今应有逸民。

一值支离乖学术,竞将雕刻费精神。

瞻依多少高山意,水漫莲池长绿苹。

阳明先生说,曾经拜读先生著作后,方识得前辈的真面目,由此自愧半生枉为读书人。可叹读书人久已没有像濂溪先生这样的先觉了,今逢圣世应有专注道德文章的隐士。且莫将学术弄得支离破碎、谬误差失,竟然尽雕琢些无用的东西白费精神。今日再次瞻仰先生祠,心怀“高山仰止”的虔诚意,看到先生珍爱的莲叶在水中荡漾,抚今追昔,感慨不已。

我在濂溪书院旧址寻访,想到阳明先生两谒濂溪祠,两次作诗,可见他对濂溪先生情感何等之诚挚、景仰何等之深沉。我想,当年阳明先生谒祠之时,濂溪书院的学子闻知,定会簇拥在他的身边,一睹这位大儒的儒雅风采,争先恐后地请教学问,聆听他带着浙江余姚口音的潇洒谈吐,场面该是多么热闹,气氛该是多么融洽。宋代的芦溪士人得到濂溪先生的开导解惑,明代的芦溪学子受到阳明先生的接见勉励,芦溪古代的读书人幸矣!这必将浓墨重彩地载入萍乡文化史册。

阳明先生是知名的公众人物,他创立的阳明学派在学界影响很大,由此他写的拜谒芦溪濂溪祠的诗,也就不胫而走,传抄甚广。江西巡抚孙燧,亦作了一首《芦溪谒濂溪祠和王伯安韵》(阳明先生字伯安)。诗的后半部云:“庭草更添新意思,池莲不减旧精神。”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写得耐人寻味。袁州知府徐琏,也和了一首《周濂溪祠次韵》,诗中赞颂周敦颐“督税芦溪惠溥民”,特别是在讲学上惠泽芦溪士人;“旧草荒祠犹带绿”,说的是老祠绿意盎然,生机蓬勃。比王守仁小八岁的江西分宜人严嵩,乃明嘉靖年间重臣,他留下一首《芦溪谒周敦颐祠》:

古镇无监税,高贤有奉祠。

位卑名德重,世远士民思。

风月芦溪迥,衣冠宋代遗。

停骖肃瞻拜,敢惜去程迟。

由诗可见,严嵩对濂溪先生崇敬有加,认为虽然如今芦溪无监税了,却仍存曾任监税的周敦颐这位高贤之士的奉祠,赞扬他“名德重”,身后得到“士民思”。因此,位高权重的严嵩也恭敬地停住马车,端庄肃穆地入祠瞻拜,何惜耽误行程。

思绪绵绵,殷殷寻踪,我在濂溪书院旧址漫步。自从周敦颐在芦溪设堂讲学,后人立濂溪祠,开启萍乡书院之先河。在宋代,萍乡另有三处书院:县城南的濂溪书院(亦为纪念周敦颐);县城东的东轩书院,萍乡士人、朱熹弟子胡安之的讲学处,冠名“东轩”以纪念与朱熹合称为“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人称东莱先生);县城西的南轩书院,因“东南三贤”之一的张栻(号南轩)曾到过此书院,故名。由此可见宋代萍乡书院之兴盛、学风之昌隆,于是乎莘莘学子中涌现出61名进士。《萍乡县志》载:“宋登科,萍著且甚。”说的是宋代科举考试,萍乡考中的进士著名且甚多。又据《昭萍志略》记载:“士夫秀而文。”(宋·黄庭坚语)“士力学而知廉耻,民乐善而好俭啬。”(宋·阮阅语)外地人黄庭坚、阮阅来到萍乡,撰文称赞萍乡读书人灵秀且善文,致力于学而有廉耻感。这一切得益于周敦颐播下书院的种子。宋代萍乡的书院成为造就人才的摇篮,而且这支文脉一直延续,这股文风一直流播,泽被斯文,衍发后人。此时此刻,我伫立于芦溪小学坪中,伫立于近千年前的濂溪书院旧址上,心中涌动阳明先生诗句“瞻依多少高山意”同样的炽热感情,不由肃然起敬,顶礼膜拜了。

下课的铃声响起,孩子们涌向坪中,欢声笑语在我心中溅起涟漪。我的思绪回溯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著名维新人士、光绪皇帝的瑾妃珍妃的老师、萍乡人文廷式以及一些乡绅的努力下,濂溪学舍率先改办为濂溪高等小学堂,这是萍乡县乃至江西省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之一,开风气之先,领风骚于前。由濂溪高等小学堂到芦溪小学,百余年来薪火传承,培育出一代代学子,输送出一茬茬人才。望着活泼的孩子们,我的心中涌动一种甜蜜。

离开芦溪小学,我径直来到芦溪中学。这所创办于1943年的中学,校园内竖立周敦颐的塑像,弘扬濂溪先生倡导的学风。我深情地致以注目礼,献上心香一瓣。随后,我又前往芦水边的芦溪文化中心大楼,这里开设“濂溪讲堂”,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讲座,继承濂溪先生在芦溪讲学的传统,与时俱进,发扬光大。我伫立在大楼前的老石桥上,纵目远眺,青山巍巍,树木郁郁,不由默念着周敦颐在芦溪写下的诗《咏筱山石荆柴王》:

筱山石上荆柴王,世间只此别无双。

久经沧桑风骨在,苍劲挺拔傲雪霜。

可喜的是,这棵高大挺拔的荆柴树历千年风霜雨雪,至今仍然扎根在芦溪大地,枝繁叶茂,华盖撑天。我想,这不正是濂溪先生芦溪留踪的见证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