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庐内有藤香馆、冬荣春妍室、双登瀛堂、吴砖书屋、夕好轩、抱膝室、蛰斋、小方壶亭、仰山楼、半璧池桥、美树轩、杏花湾、半潭秋水一房山、寐园。临潭有叟堂,诗酒宴游,一时称盛。后门下士于其隙地共建永今堂三楹,以志景仰之思焉。(陈诒紱《金陵园墅志》)
对于薛庐的规模与构造,薛时雨弟子顾云在《薛庐记》中述之颇详:
门对盋山麓。入之,修竹被径,植杂卉其下。历一室,有门,题曰西岩招隐。入之,曰永今堂,轩楹靓旷,阶梅时花,四座为馨逸。堂后曰冬荣春妍之室。室西隅,构木方丈,雕髹之,笼以纱,先生石刻小像在焉。东隅有门,入之,曰双登瀛堂;冠以楼,曰仰山堂。之东曰吴砖书屋,此先生别构之者(其门榜曰全椒薛氏试馆)。冬荣春妍室后,有石介然立,耸削如危峰。幽草环蓺,与庭蕉竞绿。依石海棠一,花时香色俱酣,如赤城霞起。又入,曰寤园(用茅氏旧名)。界竹篱为径,篱下植茑萝,旁行斜上,所在延缘。当其既花,如千万散金,星缀碧纱幛。直篱之中,编竹门如月,倒栽槐一,亭亭如张盖,四时之卉翳焉。
入月门,木芍药尤盛,春时数花事,谓且属诸园木芍药王之矣。拾级上,曰有叟堂(用旧名)。堂东室一轩,其前,曰夕好夕好轩;有甓门,题曰山光潭影。堂西室一,界其中,前题曰抱膝,后曰半潭秋水一房山。又西曰蛰斋,室小而幽,庋四部书为屏障,榻于其间,热名香,啜苦茗,先生蠲尘梦所也。
斋后,曰美树轩,堂枕乌龙潭,隔潭蛇山几焉。琉璃轩窗之山水佳胜,莫不介柳色苹香,来晤坐客。外甃雨花石子为堤,纳潭水其中,俾朱鱼宅焉,曰半壁池。桥堤之西,偏榜曰作濠濮间想,其阴曰杏花湾。有海鹤二,循堤雅步,自饶尘外姿。
过桥曰芳草闲门,美树轩垣门也。垣外有水,如塍隔水,榜曰作两家春,则比邻所宅。东偏栅堤为门,榜曰山光照槛水绕廊,堤植以阑而疏笼卉木于内。立蛇山麓,回望堤柳缘潭,外围如巨绿环无端,中抱红阑,杂花间之,如彩虹半偃其身;而宛在之亭嶷立相辉映,状景者辄曰图画,此岂图画能写耶?堤舣画船一题曰薛舫。时一放棹,容与沈潭邈然,与烟波俱远矣。
顾云的美文已经将薛庐的景点构建叙述得非常透彻,之所以大段引用,也在于无法割舍,怕摘录引用无法将薛庐的全貌说清楚。
因为薛庐房屋修建,与景点相融,构成了独特的风景,加上薛时雨特殊的身份,弟子与士人前来薛庐拜访,求教者甚多。大家对薛庐的构建、景色也是颇多赞美。很多文人都写有薛庐游记。如汪士铎《薛庐记》与《薛庐第二记》、谭斌《薛庐记》、王廷训《金陵薛庐图记》、刘寿曾《薛庐记》、袁昶《薛庐记》等,各人眼中的薛庐,自有一番审视与欣赏。
风雨沧桑,至上个世纪80年代,位于龙蟠里4号的薛庐仅有原砖木结构正厅楼上下两层、房8间,楼前有茶厅一进5间,另院三进,每进5间,尚保有原来的小桥、荷花池等,建筑面积约4 000平方米。1983年,薛庐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惜1991年因城建而拆除,薛庐终于在龙蟠里的地域上没有了实体的存在,如今我们只能从古籍、图像中领略薛庐昔日风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