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又到二月二

又到二月二

时间:2023-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年之计在于春,而“龙抬头”的二月二,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对二月二有着特别美好的记忆。每当春回大地,小孩子就迎来了他们的“二月二”。农历二月二日这天,据说是“土地爷爷”的生日。而逢二月二这天,饭桌上再加添一道菜,那就是炒豆芽。岁岁年年,农历二月二这天,周文王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区农田。民以食为天,关于二月二的这个传说大有深意。

2010年的春天迅速向我们走来。元宵佳节刚过,北方地区虽然还有雪花飞舞,但是春雷阵阵,大雁北还,让我们心中不觉振奋,万物复苏的春天已经到来。一年之计在于春,而“龙抬头”的二月二,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我常以为民俗即是时代生活的民间记忆,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二月二在当今已不是一个特别隆重的节日,在北方,我们的庆祝方式渐渐简化为吃糖豆,而它的内涵却远不限于此。

我对二月二有着特别美好的记忆。20世纪50年代,我还是一个小孩子,那时候,我爱耍贪玩,最大的兴趣就是盼年过节了。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过年过节可以穿新衣,吃好饭,难得“奢侈”一回。每当春回大地,小孩子就迎来了他们的“二月二”。

农历二月二日这天,据说是“土地爷爷”的生日。东方刚出现鱼肚白,母亲就已经起床。她洗罢脸便清扫院落,然后从锅灶下掏出草木灰,趁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先在房前院后用草木灰撒一圈,再在院子里撒一个粮仓。母亲心灵手巧,那仓囤撒得跟真的一样,宽敞大方,有门有窗,还写上一个大大的“丰”字,祈祷全年五谷丰登有个好收成,风调雨顺四季太平。但这一切都须在太阳没升起的时候劳作,这样才能够显示诚意。

节日是最能体现风俗民情的。在乡村,过节的表现之一就是杀鸡炖肉包饺子,吃顿好饭。而逢二月二这天,饭桌上再加添一道菜,那就是炒豆芽。它鲜嫩可口,越吃越香。那白白粗壮的根芽,弯弯地顶着黄色的豆瓣,像蝌蚪,像逗号,更像一个新的生命。早春二月,万物复苏,豆芽发芽很快,它强劲的生命力孕育着生机,带来春的希望,期待秋的收获。

如果你是远方来的客,在二月二这天,无论贫富,家家都会端出糖豆让你品尝。它清脆香甜,吃而不厌。儿时的我最爱吃母亲炒的糖豆。母亲的糖豆制作精细。她先用簸箕将黄豆去净沙土,并挑选个大粒圆的优质大豆,放入清水中浸泡后,再晒干。母亲将红糖煮沸,把早已炒好的黄豆倒入锅中搅拌,香甜可口的糖豆就出锅了。而站在旁边急不可待的我,会把糖豆用纸包着即刻跑出家门,与小伙伴交换品尝。你吃我的,他抢你的。那时候,我的糖豆常常被推为最好吃的,我那时候毫不谦虚,分外骄傲。这可是母亲劳动几天的成果,里面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期望,丝丝甜蜜,岂不沁人心脾?

那时候,母亲常带我到外婆家去,我常常好奇外婆家满屋子花花绿绿,贴满了木板年画。我好奇好问,指着一幅春牛图,嚷着外公给我讲故事。外公不厌其烦,眼睛瞅着这幅春牛图告诉我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

4000多年前,文王访贤,魏水河边巧遇姜太公。文王请太公出山相助,共灭商纣,救百姓于水火。后太公辅佐文王建立了大周朝。在这期间,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力提升,社会向前发展。国家富强了,老百姓步入了太平盛世。那时百姓有语传颂:路上行人七十稀,很少见了八十的。意指人烟浓厚,青壮年繁盛。周文王体察民情,很了解老百姓的心理,认为只有把百姓看作自己的衣食父母,江山才能永固,社会才能稳定向前。岁岁年年,农历二月二这天,周文王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区农田。眼望漫野处处是耕牛,周文王接过农夫的犁耙,手舞赶牛鞭,心中有语,祈祷上苍,保我子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时至中午,正宫娘娘在宫娥侍女的陪伴下,抬着食盒,提着汤罐,君臣与农夫田间地头共午饭。后人有诗曰: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驶金牛。正宫娘娘来送饭,保佑黎民天下收。

民以食为天,关于二月二的这个传说大有深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是一种多么朴素美好的祈祷啊。每一个民俗传说都包含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有了美好的愿望,温暖的阳光才会照耀在我们的身上。即使在艰苦的岁月里,我们依然能够品出生活的甜味。

如今,很多曾在愿望中的东西都已经成为生活的平凡现实,所以很多民俗都流于形式,渐渐淡化。形式虽然淡化,但内涵却是在我们血脉中传承的。童年时母亲炒的糖豆,外公讲的故事,让我回味悠长。关于二月二的记忆,让我内心温暖而安宁,像春风拂过脸庞。

农历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二

(该文发表于《青岛日报》2010年3月23日“随笔”副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