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美分为自然之美、粉饰之美、养成之美三大类。其中自然之美只是自然的一个过程,如小孩子的可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必将消失。粉饰之美是一种外在的美,是缺乏内涵的表面的美。而养成之美,是通过读书,改变人的学识、气质,使人在举手投足之间显示出无处不在的美。这种美越看越美,是真正的大美。
如何才能养成这种大美?唯有通过读书。孔子有一个学生,名叫闵子骞,原来形容枯槁,跟孔子学习了半年以后,大为变样,面色红润,精神焕发。人问其故,答曰:“以前不明事理,老是胡思乱想,气郁结于心,自然面色难看。跟从先生后,很多事情都想开了,想通了,气也就顺了,所以人也精神了许多。”这就是所谓心正气顺,心开脉解。
这种养成之美,是化妆品永远也粉饰不出的。那种由内而外的从容淡定、不慌不忙、气定神闲的气质美,是人生的大美。
人到一定的年龄,其他两种美会逐渐失去,外显的多为所读过的书、所思考的问题内化出的精神长相。所谓凡有所学,皆有所相。
这种美在心,不在身,而心者是貌之根,所以这种养成的美是根本的美。而读书对心的影响表现在三方面:
一、读书可使人的心变大。
人的最大差别在心不在身。通俗地说,读书就是培养人的眼力。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才叫读书人。任何个人的事,如果放到无限的空间去观察,都是小事。我们遇到事情,如果一味纠结于事,低头找路,就永远也找不到真正的路。只有看到更为广阔的空间,才能找到方向,也才能看透、看开、看淡。正所谓世事看透心了然。
二、读书可使人的心变善。
善代表每个时代的正能量。每个时代都需要真、善、美。而大善之人和大恶之人都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人。通过学习,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人的心会逐渐变善。而善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因为善,所以别人愿意与之交往,由此改变了人气,也就改变了人的命运。
三、读书可使人的心变强。
身体强重要,心灵强同样重要。一个人如果身体强健,而心理不健康,或者胆小如鼠,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其实并不能算作一个健康的人。知识可使人变得无比强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整个世界。从长远来看,利剑的力量不如思想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知识。而知识的一大来源就是读书。
一个内心广阔、向善、坚强的人是美丽的。也就是一个人如果用心读书,心态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不会把心放在某些是非小事和俗世利益的追求上,智慧自然会增长。
如何读书也是一门学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
第一,有选择地读。
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应该有所选择,有重点地阅读。读经典,读名家的文章,读对心灵有启发、让人有感悟的文字,读表述人生意义的文章,读励志类的文章。如果不加选择,只会越读越糊涂,收不到效果。那些经典著作,之所以能千古流传,肯定有其原因。
第二,有思考地读。
读书还要思考。学而不思,等于不学。如果只读书却不思考,思想最终还是别人的,不会转化为自己的,也就无法充实自己。就好像吃饭没有消化,最终转化不成自己的营养,即所谓食而不化。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做到食而能化,然后化而能食,使自己不断强大。
第三,重复地读。
许多书是弥读弥新的。其他之味,久则生厌;而读书之味,愈久愈浓。遇到好的书,我们是百读不厌的,并且每一次都有收获,即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沉下心,潜进去,不断地学,即使天资再差,也总会有所收获。
第四,读书做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遇到有启发的、有共鸣的,记下来,然后多看看笔记。一边读一边想,时间久了,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断读笔记,可以使很多知识都贯通起来。如果不通,那知识再多也是死的,也起不到以文化人的作用。
第五,读书要作文。
书活用可通神。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读懂了一本书,是通过写作来考验的。如果真正读懂了一本书,我们就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没有读懂,或者一知半解,就很难将书的意思顺畅地表达出来。
2016年5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