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整理书橱,发现两本旧书,是读大学时买的。那时读书还没有现在这么专注,买得多看得少,大都是随性买的。从头至尾看完的书不多,能够看第二遍的几乎没有,更不用说像现在一样入魔。
说实在的,在我的人生经历中,真正把读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天不看书,一天没有在书中得到新的收获,人就不舒服,还是到天台县志办以后的事。以前读书,虽然也在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用心在读,所以学问长进也不大,因为心还不是很安静,不是很专一。
而到了县志办以后,我真正静下心来,可以安心地读书学习,日夜不停地读书学习,内心的熊熊大火不断燃烧,自认为在学问上,每天都有长进。而在台州市同创办这两年的生活,使我把学与修结合起来,境界有一个大的提升,内心也不断地强大。
经过几年的专心学习,我在读什么书和怎么读书这两个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方法和思考。如新发现的两本旧书,一本是南怀瑾的《亦新亦旧的一代》,还有一本是梁漱溟的《人心与人生》。两位老师都是学通古今的大学者。我读过他们的不少书,他们的思想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南怀瑾老师的“一无所长一无是处”“于事无心于心无事”的说法,《易经》中理象数的理论,什么情况下才是无心的理论,都对我的思想、我的人生产生了影响。梁漱溟的认识事物的三个阶段,即对物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使我对世界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读书的感觉和干别的事情是不一样的。好书这东西总是越读越新的。好书不厌百回读。可以说,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想。衣服穿旧了,要么送人,要么丢掉。食物放久了,那就腐烂了。美的事物也一样,看多了就看不出美来,除非用新的眼光看。但是读书不同,同一本书,如果能在心里引起共鸣,就会越读越愉快。
这两本书,我是以阅读通彻的方式来阅读的。读了以后,收获颇多。
从《亦新亦旧的一代》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世界的眼光,看到了文化的作用。书中讲到,政治是人对事的安排,经济是人对物的处理,两者的核心都在人。所以人的思想、人的文化,对政治、对经济都有决定性影响。如清朝,治国的三部书,《三国演义》《老子》《孝经》,这些都是我没有接触过的,因此都是新的知识。
《人心与人生》一书中讲到,人心必于人生求之。一切众生莫不有心。真正的主动,真正的被动,皆就用生命而且富有生命者言之。
这两本旧书,在重读之时,读出了新的滋味。
读书和别的生活事项不一样,可以说,每一次都是新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人的表达能力的有限性。
世界很大,知识无穷。我们所能获取的知识,毕竟都是有限的。就如一本书,不是作者全部思想的表现,而只表达作者内心的一部分。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更多的思想,是留给读者发挥想象的空间。所以一本书,不同的读者能读出不同的感触,受到不同的教育。一部《三国演义》,有人说是历史书,有人说是军事书,有人说是政治书。不同的结论,因人而异。
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全部表现出来,让人一览无余,这样的文章其实是缺乏深意。好的作者,都能在书中留有回旋想象的空间,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全部表达出来。况且一个人即使想表达自己全部的思想,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因为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本来就有局限性。
第二,人的接受能力的局限性。
我们接受别人的思想,也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一个人在说话,我们即使全神贯注听,所接收到的信息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人的接受能力的局限。思想的对接不同于别的事物的对接。一样东西我可以完完整整地交给你,你也可以完完整整接受。但是语言思想很难全部被接受,因为它无形无质,看不见摸不着,要经我们心灵的细化才能被我们接受。这个细化,又会受既定思想的干扰和自身知识水平所囿,所以其他人的思想不可能被自己全部接受。
第三,人的接受能力的阶段性。
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接受力。人的接受能力,是受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结构所影响的。一个小学生,我们要他读政治类、经济类的专著,他就是再用功,所接收到的知识肯定也是有限的。这是因为知识结构、思想境界的局限。
少年读书,如隙中望月,理解的程度是很有限的。中年读书,就好像庭中望月,虽然看到了月亮,但是旁边还有遮挡,看到的世界还是有限。老年读书,就好像顶楼望月,整个世界一览无余。同一个月亮就好像同一本书,因为境界的不同、阅历的不同,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它的观感是不一样的。同一本书,现在读起来跟求学时读起来完全不一样。
旧书新读,读出了新境界,读出了新思想,也读出了新人生。
真正的好书是不厌百回读的。凡是能把一本好书读上一百遍的人肯定不简单。犹太人这么聪明,可能跟他们从小不断地读《圣经》有很大关系。
2015年8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