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明
春波对于浙江诗坛,似乎是突兀而来,但一旦出现,就使人印象深刻。他的深刻,不在于爆目瞪睛吓唬人的狂风暴雨,恰恰相反,虽然他长得五大三粗,是个标准的蒙古大汉,但他的为人处事,却如绵延的和风细雨,不知不觉中,许春波这三个字会慢慢地在这种默默的、和缓的、令人愉快并极其通晓天文人事的经验和交往中浮凸出来。
春波写诗也是如此,他讲究自然,内心似乎有一种遵循天道轮回的自然法则,不着急,不别扭。他慢慢地说,慢慢倾诉,你要听到了并有回应,他便微笑感激;你若疏漏了,他也从不会在意。人来人往,诗走诗停,他早已看清。对于万事万物,他说:“白云无处躲藏,心即静/万物虚空”,从这句诗看来,似乎春波有着消极的人生态度,但其实不然,因为不久,他马上又写道:“靠近春天,阳光才是强心剂。”“我用这杯酒,连接春天。”在这种清醒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的同时,我注意到春波对于佛学的关注,这种关注,被他不断地写入诗歌中,有时甚至于直接点出。但我更加注意的,是他这种把入世出世的理念化身为对身边事物人物的关心和叙述——“路边的早点铺热气腾腾/他们比我,更希望将城里的日子脱手”。这样的句子虽然不多,但却点点滴滴地射出了他内心的一种向外看的诗歌光芒。我个人认为像这样的目光越多越好。
春波在自己的诗歌体会中说:“因为诗歌,我获得了另一重生命,只要走进文字,就会感觉生命宽广而充实,这是灵魂的终极。如果能够做到使活于文字当中的那一部分生命逐日增多,一天天逝去的,又一次次通过文字来找回,那将是多么大的幸福。”我看到这里不禁笑了,因为有的人说的话,是他永远做不到的,就像格言,抄录下来,恰恰因为自己欠缺。而有的人说的话,却是早已经做到了。故而他可以说得坦然,说得自信和平缓。春波显然就是这种早已经做到的人。尽管管理着一个较大的图书电子市场,但从文字里才看到他袒露的心迹。
杭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却因为有了像春波这样的诗人,这城市也就有了一种别样的精致和内涵。只是在喝酒时,才觉得他是北方人,是因为做客而来。顺便说一句,他也很是用力减肥,但却依然壮壮的,像我一样。
这本诗集出来,也是春波自己阶段性写作的一个总结,愿他在诗歌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味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