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大公益讲座讲三个“放下”:放下“利”,放下“名”,放下“自以为是”,并且坚持“不做广告,不接受媒体釆访,不接受捐款”的原则,是因为我们已经把得失想好了:放下“得”,“失”就放下了。于是,得失就不用去想,只是区区一念,去做就好,“用我们的做到,证明我们全部的说,是真实不虚”。因为没有得失之念,所以就没有患得患失。每次做完了,就感谢听众,然后就放下,轻装向前,一切如行云流水,道法自然,随缘顺便。
我们发现,这些年来越是跟进的志愿者,越轻松,越喜悦,终于找到光明圆融善的感觉。经历告诉我们,凡做公益慈善,若有外在的贪求,必会生出得失的判断,有了得失之念,内心必生出患得患失的纠结:“凭什么我要去帮他们呀?对我有什么好处?”此问一来,就犹豫了,而犹豫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踩刹车。
说“放下”,常常会有人反问:“我还没有拿起,谈何放下?”有道理!没拿起,放下什么呢?所有的放下,当然是先要拿起。没有拿起,谈放下,总是少了一些说服力。
但再细细想想,好像又不对。人的欲望永远都是大于可能,而可能总是大于机会,机会总是大于能力……所以,没有拿起时,说的放下,是指在全部可能中,你要放下一些可能;在所有的机会中,你要选择某些机会;在已经选择的机会中,你要拿起与你能力相匹配的那件事。所以,没有拿起,也是可以谈放下的。放下不切实际的想法,放下喜欢却得不到的,放下可以得到却又不喜欢的。
有一次我问儿子:“为什么要把家搞得这么乱?”他说:“每一样我都想玩呗。”这是什么哲学?原来“乱”与人的欲望太多,有直接关系。孩子是老师啊!人,不可能只有一件事可做,但做多了,时间精力有限。为了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实在做不过来的时候,自然要做出取舍,舍就是一种放下。
例如,5×6×7×8×9,如果必须放弃一个数,自然是放弃5。因为留下的四个数之积,比其他组合都要大。以此类推,放弃两个数,放弃三个数,道理都是一样的,留大放小。所以,放下是选择的结果,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选择那个对于生命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比方说,放下“利”、放下“名”、放下“自以为是”,那是因为从生命到慧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放下,不是一种放弃,而是不再做无谓的投入。这里讲的投入,不一定是金钱物质、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那个“念”。如果决定放下的东西,心里还在念着,其实还是没有放下。不去想了,不去“如果”,不患得患失,一切都真正过去了,才是真正的放下。
没有拿起,固然就没有放下,但是,同样一件事,有的人拿起的是事情中的A,有的人拿起的是事情中的B。要真正讨论谁放下了,谁没有放下,其实并不简单,人各有别,冷暖自知。
(二)
在三个“放下”中,放下“利”,放下“名”,固然不容易,但最难的还是放下“自以为是”。
放下“自以为是”,并不等同于要坚持“自以为不是”。如果一个人成天“自以为不是”,那就没有什么需要放下的了。
放下“自以为是”,是把自己以为的“是”,放在一个更开放的空间,允许不同的人,提出并坚持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并包容别人各行其是。
我们认为北大公益讲座对于我们自己,是一种最好的修行方式,但,决不认为天底下只有这样去做公益,才是最好的。修行的路,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合适就是缘分。北大公益讲座坚持“来者不拒,往者不追”,其实就是讲一切随缘。
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就容易犯一个错误:以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只要别人与自己不同,就都是错的。
佛家说的“缘”,以及八万四千法门,其实是一种包容的智慧。“缘”既是空间的概念,也是时间的概念,甚至还包含第五维以至五维以上的维度。所以,一切随缘,就是要彻底放下一维、二维、三维,乃至四维的“自以为是”,只有这样,才能圆融万象,化境为宜,在任何地方,与任何人在一起,都能过得去,都不会再有纠结。
其实,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评判对错的,而是来求证一件事:自己怎么了,然后就会发生什么。既不能“自以为不是”也不可“自以为是”。佛家称之为:非法非非法。或曰:破除一切相上的执着。
一般做公益的人,很容易掉入“恃清傲浊”的陷阱,一心想用自己的观念和道德,去影响并约束别人。
曾国藩说:“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和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金刚经》云:“心无所住,行于布施。”
因此,北大公益讲座志愿者身上的品质,如果可以称之为美德的话,是因为我们只是在努力提升自己内在的修为。我们绝不会把公益活动,视为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去要求和改变别人,更不会试图以什么组织的形式,去承担力所不能及的所谓社会责任(尽管我们不乏社会责任感)。志愿者的每一次公益活动及分享会,旨在进一步以我们的理念约束自己,而不是想用观念和道德去压制或改变别人。
我们常常提醒新进的志愿者:“恃清傲浊,通常比恃才傲物更不利于一个人的自我修行。”
(三)
权、钱、名、情,都是人的欲望,无可厚非。佛家说:“要放下,然后自己放下给众生看。”于是让人景仰。然而,景仰归景仰,自己真正要做起来,实在不容易。
偶尔读到一首18年前佚名情诗,我被深深感动了:
那一份信任的表达
感觉已经
很久很久……
其实不过十来日光景
期待白天
洒满阳光的风影
期待夜晚
如水梦里的轻盈
生命的每一个细胞
都为此跳跃
又似乎一声一声地
拍打着自己的魂灵
上苍啊
请你放心
我是如此安全
仿佛一路走来般清醒
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
值得用生命去耕耘……
一切了然于心
远在他乡默默地静听……
生命,是一次次不停顿的寻找,并在寻找中做出一次次的选择。权也好,钱也好,名也好,情也好,都是与生俱来的功课,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些功课后面,老天爷真正要给的那个更大的,那么,一路上总还是会遇到各种纠结。“凭什么别人有的,我就不能有?”但凡接受了这个问句,人就会掉进陷阱,就执着了,就放不下了,就失去了来到这个世界的真正目标,甚至坠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而能够让人彻底放下的唯一理由,只有一个:人们真正看到了老天爷为自己准备的那个最大的礼物——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