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还是应听陈先生自己说

还是应听陈先生自己说

时间:2023-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前曾见《新民晚报》有文谈陈寅恪先生出题对“孙行者”事,近日又见《文汇读书周报》刊邓云乡先生一文再谈其事。有关“孙行者”一对,陈先生自己有最好的说明,那就是《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文收入《金明馆丛稿二编》时,先生于一九六五年五月所加写之《附记》。是文一出,众口纷论先生为堂堂大学入学国文试题出“孙行者”一对之论息矣。可见许多学者并未注意到先生此文。

日前曾见《新民晚报》有文谈陈寅恪先生出题对“孙行者”事,近日又见《文汇读书周报》刊邓云乡先生一文再谈其事。摭引轶闻故事,发为新谈,嘉惠读者,本是好事。然若穿凿附会,尽管言之似乎成理,则尽失本意,未免与真实相违,反近乎眩惑矣。有关“孙行者”一对,陈先生自己有最好的说明,那就是《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文收入《金明馆丛稿二编》时,先生于一九六五年五月所加写之《附记》。一文一记,已将此案说得再清楚不过,今人重议旧事,如果不看先生本人的文章与附记,真近乎缘木求鱼了。

寅恪先生之文,主旨论述世界各大语系之异同,兼评世所谓语言之比较研究,而落笔于先生主持一九三三年清华大学国文试题所以出对对子之故。其文博大精深,言简意赅。是文一出,众口纷论先生为堂堂大学入学国文试题出“孙行者”一对之论息矣。先生文章具在,一经覆案,当可明白。时下诸文,论此旧事只着笔于“孙行者”之对应以何者为佳,而忽略了先生此文之真意所在,诚所谓未得其本。先生地下有知,当作一叹。前两年,我曾在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即席发言中,略引先生此文关于比较研究之先见卓识,以论当今之妄作比较研究者。主持会议的美国杜维明先生,会后问我此文出处,称先生之论为前人所未发。可见许多学者并未注意到先生此文。尔后我在《重读〈柳如是别传〉忆陈寅恪先生》(收入拙集《往事如烟怀逝者》)一文中,也谈了先生这篇文章。

现在争论的问题在于,“孙行者”的最佳之对究应为何,寅恪先生意中最佳之对又应为何。这本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事,只要一读先生的《附记》即可明白。惜论者不读《附记》(或许连先生原信也没有读。因为《金明馆丛稿二编》原信后即附此记),发而为文,不免差池。

为此,最好是将先生《附记》中有关“孙行者”一对之句摘抄于此:

其对子之题为“孙行者”,因苏东坡诗有“前生恐是卢行者,后人过呼韩退之”一联(见东坡集七《赠虔州,术士谢(晋臣)君》七律)。“韩卢”为犬名(见《战国策》十《齐策》三“齐欲伐魏”条及《史记》七《范雎传》),“行”与“退”皆步履进退之动词,“者”与“之”俱为虚字。东坡此联可称极中国对仗文学之能事。冯应榴《苏文忠诗注》四五未知“韩卢”为犬名,岂偶失检耶?抑更有言者,寅恪所以以“孙行者”为对子之题者,实欲应试者以“胡适之”对“孙行者”。盖猢狲乃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音韵皆可相对,此不过一时故作狡猾耳。

一段话说得再明白不过。先生意中之佳对为“胡适之”,何以“胡适之”为佳对,也谈得最清楚。邓云乡先生学有素养,从音韵上以为“祖冲之”是佳对,自有其说,但臆想“祖冲之”为寅恪先生意中佳对,则大谬矣。

至于当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是否如近见文中所云,有人写了“胡适之”为对,我不甚清楚。昔年在寅恪先生门下时,未闻先生对此有所言及。但是,十年前曾有友人惠借早年受教于寅恪先生的天津某君之笔记,记先生谈此事经过,谓答卷均不甚合格,只有人答写了“祖冲之”稍可,而没有考卷答“胡适之”的。笔记中也写了先生以为最佳之对应为“胡适之”的理由。如笔记可信,则如先生所理想的答案为“胡适之”的,当时并没有。可惜我借阅时没有抄录下来,现在成了口说无凭了。

(原载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四日《文汇读书周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