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食道。食道者,饮食之道也。今日饮食之道大乱,约言之,是指乱了家法,乱了章法,乱了系统,乱了帮派。统起来看,现在之食,看了眼花缭乱,听来热闹非凡,究之实际,则杂乱无章,食而能得其味者少。
世人习称八大菜系,即川菜、粤菜、江苏菜、安徽菜、闽菜、鲁菜、湘菜、京菜。既称“八大”,当然是指驰名于世而各有其特点,但这种分法,一是名实不符,二是漏列很多,三是归属难从,四是过于笼统。
所谓安徽菜,过去确曾名震一时,然久已衰落。如在上海,当年徽菜馆很多,今也难觅。推其渊源,徽帮商人曾在上海雄踞一时,徽戏也曾风靡上海,所谓海派京戏就受过徽戏影响,老三麻子妇孺皆知。随着徽商与徽戏式微,徽菜馆在上海近乎绝迹。安徽朋友告诉我,在他的家乡,徽菜馆也不行时了。今仍将徽菜作为一个大系,只能说名实不符。
次言漏列,只就其大者而言之。河南菜很有特点,名菜甚多,以“八大”而排除之,不当。云南、贵州两地均有佳作,云南汽锅鸡尤名闻遐迩,过桥米线为点心之佳品,略云南,不宜。贵州菜亦有特色,多辣味,以其地潮湿也。然贵州菜之用辣,与四川、湖南不同,一是喜用(酒)糟新鲜红辣椒,剁碎制成,糟辣椒炒肉,为送饭佳品。二是喜用干辣椒,贵州人叫做胡辣角,宫保鸡丁即须用胡辣角为佐料。再有,不能忽略山西菜,山西菜亦颇具特点。略而不论,亦非公允。北京前门外的晋阳春饭庄曾盛极一时。至于不言杭州菜,更大不恭。
说到归属难从,很可能有人以为云南、贵州菜可以列入川菜系列,实则很有分别,难入一档。最明显不过的莫如潮州菜。八大菜系中无潮州菜,大约以为潮州菜可入粤菜一系,此又不然。通行的粤菜不能包括潮州菜的特点,凡食客皆知。试看香港市上,潮州菜馆林立,何以不标粤菜馆而皆树潮州菜之名?昔日上海,潮州菜馆颇多,后来几近于无,近年才又抬头,尽管不地道。有的连功夫茶也没有,问之,答说:茶具没有准备好。虽然,上海人还是喜欢品尝。
京菜列为一系,大可推敲。所谓京菜,实际是山东菜(胶东)和河南菜输入京中,乃以京菜标榜耳。举其菜名,多是以山东菜为主,河南菜为辅。著名的萃华楼,山东菜馆也。次著名的致美楼,河南菜馆也。甚至一些老堂倌(今称服务员)招呼客人入座,开口曰:“你吃什么?鸡丝拉皮?”均带唇音,纯然的胶东同胞味。
所谓过于笼统,与归属难从近似,但不能包罗。仅举一例,江苏菜的帮派多而异,苏锡帮与上海本帮不同,维扬帮与苏锡帮更不同,甚至维扬帮中,扬州菜与镇江菜也很不同,一个江苏菜怎么也概括不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