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剑影
《谷源涌书作集》是源涌兄二十余年来用心血和汗水砚田笔耕的宝贵结晶,是谷氏书作园中喜获丰收的累累硕果。反复拜读,不胜惊喜。惊喜之余,有许多话想说。择其要者,归纳为如下五赞:
一赞其能坚定不移地继承传统的学书正路。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继承传统是书法学习和创新的必由之路和不二法门。源涌兄学书之处,正值书学界刮起一股贬低和否定传统的不正之风。有人喊叫“我们要踢开传统”;有人随心所欲地搞出一些“作品”来,却美其名曰“创新”;还有人从外国人那里捡来一点破烂货,装扮自己。源涌兄却认定继承是学习书法的“唯一门径”,“以景仰之心,心摹手追,临池不辍二十余载,仍觉高山仰止而难望其项背”。唯其如此,才能取得今日之成就。正如温彦国先生序言中指出的:由于他能“坚守一隅而不少异动,貌似不思拓展,故步自封,实则以书道之心收探秘沟深之效”。
二赞其选帖能做到“取法乎上”,不喝“下游水”。古人的碑帖,多得不可胜数,其中有不少好的,也有一些不好的。选临碑帖必须选那些最好的。意大利哲学家、艺术家达·芬奇有一句名言:“喝过了上游水的人,不喝下游水。”因为上游水清,下游水浊。我国古人也说过“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如果不能坚持选临好的,自己写出来的必然是“每况愈下”。源涌兄主要临习的《多宝塔碑》《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兰亭序》《祭侄文稿》等二十多种碑帖,大都称得上是众口一词、位列前茅的名碑名帖。我以为这是源涌兄继承传统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赞其继承传统能够博观约取,而后专精一家。我国传统书法园地里,百花盛开,名家辈出。我们不能把传统理解得太窄。以楷书为例,不能只见颜、柳。其实,楷书早在魏晋时代就已形成。经过南北朝、隋到初唐,就已发展到巅峰。源涌兄“书法始学晋唐,宗法二王,并由楷入行草篆隶”。眼界开阔了,把重点放在楷书上,“在学颜楷六年之后,转而专工欧楷,潜心临习十五个春秋”。欧阳询的楷书受到初唐以降书论家的一致称誉。千余年来,凡习书而不学欧之人大约极少。他临的《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笔法瘦硬遒劲,结字雍容婉丽,法度森严,雅俗共赏,更是欧楷的代表作品。源涌兄在近二十年岁月中,一心专钻欧楷,努力把字写得静穆安详,寓险峻于平正之中,融丰腴于浑朴之内。在翻阅他的这本书作集时,读者可能不约而同地会把眼球久久停留在他临摹和创作的欧体楷书上,大家交口称赞的可能也多半是这类作品。
四赞其临池不辍,孜孜以求的勤学苦练精神。源涌兄爱女娅丽认为,其父暮年习书“付出了常人难以达到的刻苦和勤奋”,我深信这话千真万确。我接触过不少离休后刻苦习书的老年朋友,也收到过他们的书作集。其中有些人也非常刻苦,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他们取得的成果,尤其是矻矻不懈的勤奋精神,没有一人能与源涌兄相比。我在翻阅集中他编入的临摹作品时,深受感动和震撼。集中编入临摹古人碑帖十六幅,其中长卷八幅,有楷书,也有行草书。每幅以临三五遍计算,所费时间就够惊人的。我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还有哪一位老年习书者在临摹上能下这么大的功夫,花这么大的力气?!天道酬勤,有他的书作集可以作证。源涌兄,佩服,佩服!
五赞其能苦练字内功,又练字外功。字内功,主要是指从事书法创作所必需的点画功夫;字外功,则主要是指与书法艺术关联较近的诸多学识造诣。这两项基本功缺一不可。一位学书者能否成“大器”,无不取决于这两项基本功力的厚薄深浅。诗词与书法是一对关系最为密切的姐妹艺术。几年前,源涌兄就出版了一本诗集,从中看出,他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写作诗词,增强文学素养,八九十年代以后,在苦练书法字内功力的同时,继续坚持写作诗词联句,加上他多年从事教学工作和戎马一生的阅历,潜移默化,在从事书法创作时,他就比较容易摆脱那些只有点画功夫,被人讥为“写字匠”者的媚俗之气,增强作品的高雅情趣。他的书作集中编入了八十三幅书法作品,其中不少书写的是自作诗联,这就有别于那些只能书写唐诗宋词或前人警句的“书家”。应该说,源涌兄在学书中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与他有着较为深厚的字外功修养,也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刊登在《中国书法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作者简介:漆剑影,84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海军政治部离休干部。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离休后,著有《唐宋题书画诗选析》《中国历代书法名句简明辞典》《防痴斋吟草续拾》,散文集《生与死》《回望》,人物传记《海军司令的辉煌》《肖劲光回忆录》《五将风云录》,墨迹《剑影涂鸦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