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的感想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的感想

时间:2023-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打开《谷源涌书作集》,我的心灵深深为之震撼了!谷老书法由“笔笔有出处,字字有来历”,到出神入化、风神骨气,形成“有意味的形式”,从而产生质的飞跃。“文革”十年动乱中,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派性泛滥,武斗成风,人心涣散,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而边境形势又十分严峻,战争一触即发。谷老书作集撷英一百六十三幅,规模之大实为罕见。

田忠发

打开《谷源涌书作集》,我的心灵深深为之震撼了!过去在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他是我的直接领导,一个意志坚强、思维敏捷、作风严谨、令人敬重的首长,现在展现在我面前的却是一个德高诣深、谦逊博雅、超尘拔俗的书法家。书作集展示的作品,字字珠玑,幅幅神采,它们争芳斗艳,气贯长虹,穆然生风,性灵豁畅,情溢四海。壮哉!美哉!

不难看出,谷老书登泰山,走的是一条崇尚经典、追摹先贤、入二王、出欧阳(询)、由楷入行入草的道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自成一体,由书法艺术的必然王国,成功走向自由王国。谷老书法由“笔笔有出处,字字有来历”,到出神入化、风神骨气,形成“有意味的形式”,从而产生质的飞跃。谷老书作集里的临摹作品,皆汉、魏、晋、唐名家世作,尤其是通临的《圣教序》《十七帖》《急就章》《书谱》《九成宫》等长卷,极具规模,笔笔精熟,形神俱佳,达到“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笔笔有笔,笔笔无痕”的境界。可贵的是,这些年来,谷老面对盲目变体追异、急切邀功近利的时风,不困不惑,不染不逐,按照既定的目标,长期坚持,执着操守,“捧经不作寻常度,奋挺高峰拜大宗”,无暑无寒二十余年,“池水尽墨,退笔成冢”,至今仍“高山仰止而难以望其项背”,全无“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之感,不能不令人感叹。大家郑燮有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谷老长期操持的正是这种心态。

谷老的作品,遒迈雅健,雄浑苍劲,俊秀生动,无不透出一种浩然之气和坦荡胸怀。这是他自身特具的品格和底气的释放,绝不是仅靠“笔耕无间,临池如醉”所能达到的。这是他戎马一生,长期坚持学习、勤奋工作所造就的刚强、坚韧的军人气质,所具备的较高理论水平、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以及在艰险复杂的斗争形势和环境中所磨炼出来的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必胜的意志力,在攀登书法艺术高峰的道路上的又一次实践和结晶。翻开谷老的生平,一个小学文化的八路军战士,竟一跃成为解放军高等院校的马列教员和理论教学研究的带头人,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天分”“勤奋”和“业绩”。“文革”十年动乱中,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派性泛滥,武斗成风,人心涣散,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而边境形势又十分严峻,战争一触即发。值此危难当头,1968年秋中央军委决定从北京各大总部机关、各军兵种和驻京军队院校,调派一批现役军人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任职各级领导,以稳住兵团,稳定边疆。谷老主动请缨,离京奔赴边关、到最前线的农九师担任领导,在解决“文革”一些动乱问题、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稳定边防、保卫边疆的斗争中,充分展示了他的政策水平、领导艺术、工作魄力。特别是1974年,兵团党委听信个别造反闹事者的诬告,错误地做出结论,并上报新疆自治区党委欲行文通报全疆。面对如此突发事件,在形势复杂、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谷老与农九师党委常委一班人在同兵团党委常委举行的两级党委常委会议上,坚持党性原则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兵团党委常委的个别领导人的错误意见和不光明正大的做法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促使上级党委了解了事实,分清了是非,重新做出正确的结论,也撤回了欲通报全疆的自治区党委文件,避免了一起“冤案”和农九师可能发生的一场动乱。这场斗争是在“文革”十年动乱尚未结束,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上级“成命在先”的情况下发生的,可知当事者需要何等的胆略和决心。

说到这里,似乎这与书法艺术并无关联。其实不然。我认为正是这种品格和力量的支撑、催化,才使一个与毛笔从未沾边的离休老人,能够从纷繁的书法艺海中找准奋斗目标和审美取向,坚持不懈,在“头飞雪”之年进入了生命的第二个春天,昂首步入神圣殿堂。古人云:“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名声”,这在谷老身上得到很好的验证。谷老过去品格上的“积学累功”,赢得了今日书法的“积学累功”;今日书法上的“厚德载物”,正是过去从戎从政上的“厚德载物”的延伸和演化。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启示:修书必须修德、修绩。品质道德不良,工作业绩不佳,即使字写得再好也是苍白的,即使取得一些成就,也难以攀登高峰,流芳百世。“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心正则笔正”,“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先贤早有定论。

谷老不仅有“品高”之势,而且还有“学富”之优,这是十分难得的。翻开《谷源涌诗集》,风云千万里,笔墨几十年,凝聚着他的战斗历程、豪情壮志、人生感悟、思索探赜、亲情友爱、山河美景等等,无不洋溢在字里行间。学习书法之前,他的诗词已经很有造诣,学习书法后,他更是利用各种机会拜师请教,潜心耕耘,以此为乐,“赋诗搦管皆灵药,不服金丹也驻颜”,并累有佳绩,其热情并不下于对书法的专注。它们两者相互渗透,相互滋润,双卉并蒂。谷老书作,许多内容取自自作诗词、联句,且意蕴丰富、深邃。正如谷老在“后记”中坦露的:“其用意在于借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抒发内心的志向和情怀,也是对多种艺术元素、兼容并蓄,并使其相得益彰的一种尝试和向往。”这样将书法形式的神采与书家的学识修养和气质情感,融合在一个艺术作品中,从而产生更大的美感冲击和意趣启迪,正是我们书法艺术活动所要追求的更高境界!此外,谷老为人豪爽,正直坦然,尊师善友,助人为乐,营造了一方师生、学友之间教学相长、互相切磋、互勉共乐的氛围,这也是十分可喜可赞的现象。这与一些文人相轻、故弄玄虚、追名逐利的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谷老书作集撷英一百六十三幅,规模之大实为罕见。其中一页展示的“上善若水”“古书浇胸”“自强不息”三幅横幅,尤为精彩。不仅浑厚雄健、古朴生辉、风神超迈,而且寓意深刻,表达了其追求至善尽美、继承发扬传统、顽强拼搏奋斗的心志,可以说这也是这本书集的灵魂所在。前年捧读谷老出版的诗集,我曾作拙诗一首:“千卷闲书度夏春,一集令我足迷神。峥嵘九万山和水,璀璨八旬月与云。健笔有成追庾信,壮心不已越昆仑。挑灯品味无穷乐,光彩晰晰勉后人。”今日读了书作大集,心胸又起涟漪,难以自抑。

二〇一一年七月

作者简介:田忠发,男,1941年生,1962年南通师范专科毕业。原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党委秘书。江苏省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现为高级经济师,江苏省书协会员,中国金融书协会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