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倪方六
北漂,特指来自非北京地区、非北京户口但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由于“北漂”来京初期大多没有固定的住所,给人飘忽不定的感觉,故此得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代其实同样不乏“北漂”,这里姑且称之为“京漂”。
先秦时期“京漂”热衷“借住”
春秋战国时期是“京漂”最早的“黄金年代”。这一时期,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兴起和强大,各国的“人才消费量”大增,“养士之风”盛行。“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大好形势,进一步激活了人才流动,促进了人才竞争,“京漂”应运而生。
当时“京漂”的首选地并非东周王室所在的洛阳,而是各诸侯国的都城。从史料上看,先秦时期,“京漂”的谋生方式大多是当门客或“周游”做说客。
鲁国人孔丘被后世奉为“孔圣人”,他从55岁一直漂到68岁,前后历时14载,后世称之为“周游列国”。古今漂泊一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居无定所”,如何解决住宿问题是能否继续混下去的前提,孔子的办法是“借住”。
孔子曾在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多国混过,为了省钱,每到一地多是“借住朋友家”。孔子“京漂”的第一站是到卫国,寄住在学生子路的大舅子家;从卫国去陈国,个把月后再返回卫国,又“主蘧伯玉家”;到陈国,则“主于司城贞子家”。
在孔子所生活的时代,好混的地方很多,如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楚国都城郢(今湖北荆州区)、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其中以齐国都城临淄最繁华。当时,同样是“京漂”的纵横家苏秦曾到临淄,所见令其难忘。《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
临淄当时被“京漂”视为最心仪的城市,孔子早年便曾漂到这里,不少历史名人也在这里实现了人生价值。如著名军事家孙膑,在魏国被同学庞涓迫害致残后,通过齐国使者的帮助逃到齐国,成为田忌的门客,在“田忌赛马”一事中名声大振,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得到重用。
唐代“京漂”文人隐居终南山
古代“京漂”的又一黄金时代是唐代,但与先秦时的“京漂”为政治抱负和学术传播而出走不同,唐代“京漂”以追求功名的读书人为主体,大多以“进京赶考”的面目出现。
当时,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城,城内百业兴旺,人口最多时超百万,到京城寻求发展,自然是唐代青年的明智选择。
唐代“京漂”的集中出现,除了首都繁荣的原因外,与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也有很大关系。唐代“京漂”群体有多大,史料上没统计,但从当时文人士子留下的诗文中可推测出人数相当多,如李白、王维、杜甫这些著名诗人,当年全是“京漂”。
唐代的“京漂”几乎没有人不拜会朝中权贵或京城名人,文人一般采取“行卷”的方式,通过献诗结识贵人。据说,李白的“京漂”生活前后有两次,开元十八年(730年)夏,李白首次来到首都长安,由于没有功名,他最先结识了名叫张卿的卫尉,并通过张卿得以向当时的皇帝李隆基(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献上《玉真仙人词》,希望御妹帮忙引荐。但李白并没能当上国家“公务员”,在长安白混一年多。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李白二度“京漂”,才得以“供奉翰林”,却又不被重视,3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临走前,李白愤然写下《行路难》,感叹“行路难,归去来”。
杜甫也是唐朝的资深“京漂”。《新唐书·杜甫传》称,杜甫“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前后近10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才被授予“河西尉”的小官,却又不想干,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其时杜甫已44岁。倒霉的是,当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刚有了一份固定工作的杜甫只好逃出京城。
唐代“京漂”如何解决住宿问题?城里住不了,一般住在长安城南的终南山。终南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发祥圣地,也是当时“京漂”文人的聚居地,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等当年都曾暂居于此,雅称“隐居”。王维的《终南山》称:“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云:“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从孟浩然的“南山归敝庐”一语来分析,当时他所住的“廉租房”,或“暂住屋”是个破草房子。
北宋“京漂”最头疼“赁屋”
宋代首都开始东移,开封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中心。宋初,开封的商业已很繁荣,有日市、夜市、早市、季节市、定期市等。《开封志》记载:“八荒争辏,万国咸通。”
商业的大发展,加上已成熟的科举制度,开封不只是读书人的发迹之地,还是生意人的发财宝地。北宋“京漂”的身份因此不再单一,既有求取功名者,也有淘金者,还有卖艺者。如《水浒传》中色艺双绝的白秀英,便是“东京新来打踅的行院”。所谓“打踅”,就是指到处漂泊谋生,而“行院”则是妓院中的从业者。
苏洵是北宋著名的“京漂”,嘉祐元年(1056年),他带着两个儿子——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首次出川,来到京城开封。两个儿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城。因妻子病故,苏洵只好带着两个儿子离开开封,回川奔丧,嘉祐四年(1059年)10月,带着他们再度“北漂”。
历代“京漂”最为房子头疼的时代大概是宋代。宋代的京官绝大部分都得自己找房子,即便官至翰林学士、在京城做了多年官的欧阳修也是租房子住。他在《答梅圣俞大雨见寄》中说:“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欧阳修尚且如此,苏轼兄弟自然好不到哪儿去。苏辙在《闻诸子欲再质卞氏宅》中诉称:“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
北宋“京漂”解决住宿的办法主要靠租房子,宋代名将韩琦在《安阳集》中称“兹乃常事”。朱熹《朱子语类》中也有这样的说法:“且如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为了省钱,不少“京漂”或找寺院或找民房住,图省事的直接住进人货混居的店铺,胆子大点儿的则找租金更低廉的“凶宅”凑合。宋洪迈《夷坚志》中记载,一名叫林邵的“京漂”应试举子,“入京师,僦居戴楼门内,所处极荒僻,人多言彼宅凶怪”。可见,如果单从居住来说,北宋的京城并不好混。
明清时期会馆成为“北漂”首选落脚点
元、明、清三朝均定都于现代的首都北京,这一时期的“京漂”已与现代无异,多来自南方,乃名副其实的“北漂”。
元朝时北京称为“大都”,此时的北京商业繁荣,文籍市、纸札市、靴市、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一应俱全,连不少“老外”都漂到了大都。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前后在中国游历了17年,其在游记中记述,当时的大都的确是“宜漂之城”,相当繁荣:“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之比”。
明代的北京给“北漂”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明清时期“北漂”在住宿上,除了租住旅店、民房外,还有一个更好的落脚点——会所。如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当年北漂时便居于全楚会馆,晚清诗人龚自珍曾居番邑会馆。以会馆为家的“北漂”也不鲜见,光绪十七年(1891年),时年18岁的梁启超来京参加春闱,住在永光寺西街的广东新会会馆。当年冬天,梁启超和长他4岁的李蕙仙在京结婚,因没房子,干脆将新房设于会馆中。
会馆是自明朝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其实就是因为“北漂”的存在。当年,不少家境贫寒的来京应试举子,由于所带盘缠不多,根本住不起商业旅店,于是出现了方便本籍学子、带有互助慈善性质的会馆。
到了清代,京城会馆更多。据清吴长元《宸垣识略》记载,乾隆年间北京共有182所会馆,光绪年间更猛增到近400处,全国各地在京几乎都有会馆,且有“举子会馆”和“商人会馆”之分。会馆在方便了“北漂”的同时,也刺激了国民“到北京混”的欲望,致使明清时期“北漂”数量大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