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袁义达 邱家儒 陈建魁
姓氏起源
唐姓在中国100个大姓中排名第25位,在湖南、四川等地最有影响。当今唐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62%,总人口大约850万。
唐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祁姓、姬姓。
第一支出自祁姓。4000多年前尧的时代已有唐部落,也称陶唐氏,祁姓,尧为部落首领,生活在今河北唐县一带。舜继承尧之帝位,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封地在今山西翼城西。夏朝时丹朱的裔孙刘累迁于河南西部的鲁山。周武王灭商后,复封留于山西翼城的尧的后裔为唐侯。不久唐侯叛乱,公元前1106年为周成王所灭,唐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此也称晋唐。为了祭祀帝尧,周成王又封在河南鲁山的刘累子孙为唐侯,唐侯的后代也有唐姓,此亦称豫唐。晋唐和豫唐合称祁姓唐氏。
第二支源自姬姓。西周初周成王灭山西翼城西的唐国,把古唐国之地封于其弟叔虞,史称唐叔虞。叔虞后改封为晋侯,唐叔虞的庶出子孙中也有唐氏,此为姬姓唐氏。唐叔虞的后裔燮父继承唐侯,封于新的唐地,古城在今湖北随州西北唐县镇。公元前505年,楚昭王灭唐,唐国子孙也以国名为氏,此也为姬姓唐氏,也称楚唐。姬姓唐氏的历史至少也有3000年。
此外,还有出自外族的改姓。汉晋和南北朝是中国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和中国历史上人群大迁移的重要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和少数民族大批进入中原,唐姓随其他的华北原住居民一起,向南方和东南部迁移。中原百姓中开始融入了大量的南北方民族的血液,唐姓中也流入了外族的基因。这包括汉朝的南蛮、三国时的羌人、元朝西域人的唐姓以及清朝满洲八旗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等氏族。
传承迁徙
在唐氏一族4000多年的发展史中,有过多次迁徙。唐尧登帝位后,即率族人由河北唐县迁徙到山西临汾一带。之后历次迁徙,主要在中原地区。夏朝中后期,唐国衰落,遗民中的一支越过黄河,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定居。夏末商初,为了躲避战争,唐氏子孙辗转迁入今河南与湖北的交界地唐子山一带。秦汉时期,唐氏子孙开始向南方迁徙,四川、浙江、安徽等地均有唐姓分布。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唐姓人随着南迁队伍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隋时,晋昌唐氏与唐高祖李渊在太原结成政治盟友。大唐建国后,唐氏族人从此迁往洛阳、长安一带做官。陈政经略岭南,有河南固始唐氏随往。唐代中期“安史之乱”,中原唐氏迁移至四川、广西、福建、广东等地定居,人口也有长足发展。宋代有晋昌唐氏随宋室南渡,定居江西宁都,后迁广东潮阳、大埔,又有迁梅州及广西者。南宋淳祐年间,广西唐震出任琼州刺史,落居海南琼山攀丹村,并成为当地望族。明洪武年间又有唐宗胜从苏州迁往盐城,成为盐城唐姓的始祖。广东新会唐氏,洪武年间有族人卜居香山唐家乡,后迁入东莞。因此,广东各地的唐姓多由新会、唐家乡两地分迁。清初,唐姓开始进入台湾。
族群名人
唐姓的历代著名人物有:西周著名外交家唐且;春秋时楚大夫唐狡和郑大夫唐苟;战国时说服秦王救魏的魏大夫唐雎,楚国名将唐昧;西汉时入川为汉武帝说服夜郎国归汉的中郎将唐蒙;辅佐唐太宗定天下的名将唐俭,唐高宗时名相唐休璟;宋代名相唐介、医学家唐慎微、理学家唐广仁;明代著名画家、时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寅(伯虎),抗倭英雄唐顺之,农民起义军女首领唐赛儿;清朝江西景德镇“唐窑”的创始祖唐英,台湾巡抚唐景崧;“中华民国”初期总理唐绍仪,医学家唐宗海;当代历史学家唐长孺,生物学家唐仲璋,哲学家唐君毅。
姓氏古村落及宗祠和祠堂
河北唐城、尧山 河北唐城为唐尧初封唐侯的都城,在河北定州东北15里,又名尧城;尧山在曲阳县以南20里,为太行山前麓,唐尧命名冀州时曾刻石于此,故名尧山。
唐子山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东南部约百里处,为当今桐柏山主峰。史载为战国初年唐子国为避秦而东徙之处。因以此山为唐子山,山麓西南有唐子亭,后代建唐子乡于此。
唐叔虞祠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位于太原市西南的悬瓮山,始建于北魏。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平阳故城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西南部。《史记·五帝纪》称“尧都平阳”,“平阳”就是临汾古称。《汉书·地理志》载,河东郡领平阳县,应邵解释说:这就是尧的都城。《括地志》进一步说明,尧都为尧所建。西周叔虞得到唐国后,即定都于此,春秋时成为羊舌氏封邑。
攀丹村 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攀丹唐氏自宋元以来,一直是当地的望族,现该村存唐氏胜景有四:其一是琼山府城东门外青云桥攀丹村口的明代石牌坊表群;其二是攀丹村前的古榕林,其中有两棵是南宋唐氏迁琼始祖唐震亲手所栽的大榕树;其三是“像池”和“竹根泉井”;其四是村庙和唐氏宗祠。
月岭唐氏古村 位于桂林市灌阳县月岭村。700年前,为避战乱,月岭唐氏的先祖从湖南零陵迁到这里,至今已有28代,而且村内没有他姓。村内古民居始建于明末清初,属典型的江南民居,有“小南京”的美誉。
桂林唐氏庄园 位于桂林市南郊的大埠乡大岗埠村。清同治九年(1870年),为广西地方团练总办唐仁及其子唐岳所建,是广西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私家府第,也是一座颇具南方特色的清代庄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旬邑唐家大院 位于陕西省旬邑县城东北部的唐家村。清朝时,此村出过一个大家族——“三水唐家”,其以财大势大名扬西陲。唐家第4代唐景忠以农为本,以商兴家,商号遍布全国13个省50多个县。唐家鼎盛时期共有87个院落,约2700间。唐家从道光五年(1825年)开始修建唐家大院,直到同治七年(1868年)修成,历时43年。唐家大院现在被辟为民俗博物馆,是陕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