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平,是一个让人感觉有压力的地方。了解愈多,压力愈大。这压力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内心,来自于这小小的一域,竟有6800多年文明积淀的厚重与久远,那根脉文化的无限延伸与人类文明的高度凝结,致使大脑无法短时间完成梳理和串联。
我深知,一次短浅的邂逅固然无法参透滦平的全部,但我愿以恳切质朴的情感与热情,认真拥抱这片土地,探寻这里辉煌的过往与曾经的厚重!
尘封6800的远古文明
我探寻的目光穿越岁月的迷雾,定格在人类与大自然博弈共生最原初的朴素本能。6800多年前,先民们相中滦平这块上苍赐予的宝地,用自己的双手在这里种植粟黍、饲养家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渔猎生活。那些出土的斑驳参差的石器、骨器和陶器上,甚至还残留着他们触摸的印记与气息;那“东方史前维纳斯”石雕女神的悠悠神态里,分明洋溢着对祥和日子的知足与信仰。
那两尊“我国迄今发现最完整、最典型、最传神的东方史前维纳斯”石雕女神像,专家们认为,完全可以同奥地利、法国最著名的史前维纳斯相媲美。美学大师蒋勋先生说,美,其实很难做比较,我深以为然。各自安享自己的美,更能彰显一种文化的自信。中国固有的深厚与积淀自有各种数据来支撑,如同滦平的久远与厚重,自有那些带着先人印记的原始器具来证明,他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默默守候着那段尘封已久的远古文明,任岁月亘古,任江河滔滔。有了这段文明基础,滦平、乃至中华文明的历史由夏王朝向前推进了1500多年,同时更为“三皇五帝”的传说提供了真实的实物依据。
目光无法企及的地方,想象来抵达。如同6800年的那段文明之光,穿破了层层迷雾,照彻人类的历史。这,既是想象,又是真实。
多民族和睦共荣的文化基因
“崇德重信、开放包容”是滦平精神的浓缩。这八个字,绝对有着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滦平地处要塞,自古即为中原和北方往来的必经之路,也铸就了其多民族和睦共荣的地域特性:山戎族、匈奴族、库莫奚族、渤海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在这一片热土上来来往往、生产生活,演绎出浓烈生动、异彩纷呈的民族史,丰富着中国的历史典籍与历史文化。
这些文化的影响中,尤以山戎文化更为凸显,这个起源于陕、甘肃,兴起于西周的少数民族,存在了两三千年之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滦平各乡镇均曾发现山戎文化遗存。许多学者认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实行的“胡服骑射”,追根溯源,效仿的应该是山戎文化,而非过去通常认为的匈奴或其他文化。而在民族优秀文化融合渗透的历史变迁里,滦平这块土地无疑承载了文化共荣的历史使命。
由于滦平地理位置的特别,导致群雄在此筑关守隘、逐鹿争霸,商周、秦汉、唐宋、辽金无不在此干戈交接、兵戎相见。那一场场死伤无计的惨烈战事,虽然给滦平人民带来刀兵之劫,但他们却永远活得那么敞亮,他们以自己的博大胸怀,从容接纳着每一段历史的兴亡变迁与循环往复——异族兄弟和谐相处,民族相融亲和友善。正是滦平人民的这份坦荡与豁亮、包容与宽厚,促进了这里多民族文化的互生共荣。
不得不说的皇家文化
在滦平,甚至承德,清朝皇家文化影响至深。
一踏上滦平这片土地,目之所及,皆是带着温度的皇家历史。
那些裹挟着历史记忆的前尘过往,依然留在民间的口口相传和官方的客观描述里。
那旌旗猎猎,那万马奔腾,那秋狝围猎,那皇家阵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鲜活如昨,宛在眼前。
康乾盛世,清帝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木兰秋狝”活动,滦平是皇帝到木兰围场行围打猎、到避暑山庄避暑理政的必由之路,自顺治元年(1644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170余年间,皇帝北巡避暑和进行木兰秋狝,往返滦平达230次。人们熟知的曹寅、刘统勋、纳兰性德、纪晓岚、刘墉等清代名臣大多曾扈从皇帝在滦平驻留。
为满足皇帝出行、驻跸需要,朝廷拨专款在当时的滦平境内开辟了5条御道,并先后修建了8座行宫。同时,为尊重民族宗教信仰,采取“敕建”“官建”和鼓励“民建”的办法,在当时滦平境内修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寺庙30座。由此,丰富厚重的皇家御路文化便在滦平大地上发展繁荣起来。
如今行宫有遗址,御道有遗迹,而滦平也以皇家御道文化引得无数人争相前往。这是滦平该享有的历史机遇与厚泽,是这片土地之幸,亦是这方百姓之福。
* * *
滦平,从远古走来,三千平方公里的滦潮大地,书写了灿烂的民族文明,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沧桑;
滦平,是一部书,永远也读不够,读不透,当你以为已经了解它的时候,它却呈现给你另一个惊喜;
滦平,是荡气回肠的历史咏叹,是波澜壮阔的风雨画卷,是纵横捭搁,是起承转合,更是永久的记忆和深沉的思考!
只有不断地去靠近他、阅读他、探究他,才能看到他的坚韧与顽强、勇气和担当!
让我们走进滦平,走进历史,走进不曾远去的云烟过往,走进即将开启的又一场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