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部队干部应当制度化

培养部队干部应当制度化

时间:2023-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部队定编以后,每年转业干部的数量、质量是可以预测的,军队应根据具体情况,与国家有关部门协商,分片在地方高等院校专门培训转业干部。并要形成一种制度,逐步健全起来,解除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安心服役,为国家现代化贡献青春,利国,利军,利民。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使其成为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培养部队干部应当制度化

俗语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随着部队精简整编、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部队建设将会逐步走上正轨,干部转业也会呈现出经常性和规律性。今后,部队干部基本上受过较为系统的多类军队院校的培养,又经过部队实际工作锤炼,他们都具有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较高的觉悟、素质和一定的思想认识水平,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这些基本的素质无论是在军队工作,还是到地方工作都是所必需的。但是,转业就意味着工作性质、环境和对象的转换,对每个部队干部来说,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大的转折,有许多新情况、新知识需要了解和学习,尤其是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学习尤为重要,所以,转业干部首先要学习。近几年来,全军和地方人民政府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可行的办法培训转业干部,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发展的不平衡,步子迈得还不大,还不适应形势的要求。作为军队自身,我认为应该及早地提出这个问题,积极行动起来,想办法,挖潜力,依靠自身的力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努力为转业干部创造再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尽快缩短由军队干部到地方干部的距离,成为“四化”建议的有用之才,切实解决转业干部安置难的问题。当前应开辟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进地方高等院校深造。部队定编以后,每年转业干部的数量、质量是可以预测的,军队应根据具体情况,与国家有关部门协商,分片在地方高等院校专门培训转业干部。主要培训那些比较年轻,文化基础较好的干部,入学要经统一命题考核,择优录取,按成人考生,纳入学籍管理,规定相应学时、课目,毕业后按学以致用的原则,分配到地方相关部门工作。

第二,军队院校应挖掘潜力,担负培训转业干部的主要任务。全军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在部分现有院校的基础上,增设系队,提高院校培养军队干部的等级,对相应的转业干部进行定向培训,参照高等教育的有关规定,规定所学课目和学时,编印相应的教材,经过较严格的入学考试,毕业后承认其学历,分配相应的工作。学习中可采取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方法,使他们能在相应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有用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如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与地方有关单位联系,进行见习代职,边学习边实践,缩短理论和实际工作的距离。

第三,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广开学路。除以上两种方法外,各部队应以军为单位,发挥教导大队和干部文化学校的作用,相对集中转业干部,与地方省、市有关部门协商,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定向培训转业干部,学时、规模以及课目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就近取材,灵活多样地办学。

以上三点可以看做是培训转业干部的三个层次,第一、第二是最基本的方法,需要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学制较长,并取得相应的文凭。第三种办法是其补充,适用于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的干部。每年各部队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转业干部进行一定时间的辅导,然后进行不同层次的考试,择优选送入地方高等院校和部队院校培训。落选者以军为单位负责进行定向培训。总之,要使所有的部队干部在转到地方工作之前,都有一个再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学习有关专门知识和业务,为地方输送有知识、精业务、受欢迎的干部。并要形成一种制度,逐步健全起来,解除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安心服役,为国家现代化贡献青春,利国,利军,利民。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使其成为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986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