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家乡的大米饭哟
古老的黄河在欢迎,甲天下的洛阳牡丹在欢迎,洛阳市的人民亦在欢迎,我们,这些尊贵的客人。
穿梭在洛阳市的大街小巷,躲也躲不了的,是一股股钻鼻而来的烧羊肉味,令人闻而生恶心,异常的倒胃口。
犹如我们江南的莲藕青菜,洛阳市的小巷大街无处不有烧羊肉的。可谓山穷水尽了。看来这几天非挨饿不可。羊肉无论如何我是吃不下的,找一点别的什么充充饥吧。我们几位江西老表统一了意见。找到一家小吃部,供应的是面条加豆芽,不烧羊肉,正合适。吃、喝起来,不知怎么的,或多或少,总伴点我们一点也不习惯的羊肉味。
天无绝人之路。还是再找找看吧,不相信,偌大的洛阳市就没有一家为我们南方人开的饭馆。
愁绪沿街乞求。目光随巷搜寻。
每到一家饭馆,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有大米饭吗?往往是明知故问,往往是看到羊肉摆在面前,回答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一条街又一条街,一家餐馆又一家餐馆。
处处碰壁。
走为上计。还是到那家“面条加豆芽”去吧。
心灵在饥饿中枯萎,形容于饿饥里憔悴。
身子棱角分明,我后悔极了。
这样的日子,挨了三天。这样的饭食,吃了九顿。
柳暗花明。“大米饭”三个字猝然跃入眼帘。我的眼睛一亮。
“大米饭,找到了!找到了,大米饭!”我边喊,边扯着他们几位进去。如远旅的孩子归到母亲的怀抱,我们一头就扎进了这家饭馆。
且不管钱要多少,大米饭只管点来,外加猪肉丝炒青菜,纯粹的江南风味,加上服务员娴熟的江南手艺,要说多香有多香,要说多甜有多甜。
笑意在服务员的脸上。笑语在我们餐桌上。笑音在我们的心中流淌。
我问服务员,这是我们江南来的大米吗?她莞尔一笑,一时不作回答。读其口音,发式,衣着,我放下了筷子,她仍在一旁笑着,笑得我们有点莫明其妙。
她笑得更厉害了。“你们江南?你们,江南?嘻嘻,嘻嘻,嘻嘻……”她笑倒在一旁。
笑声,化去了距离。笑声,挑去了云遮。笑声,拂去了雾障。
啊,她也是江南人。
哦,家乡的大米饭哟。
既是江南米,又是江南女,都是江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兴奋,激动,温馨,友爱……我们紧紧地握在一起。
问候,祝福,和睦,快活……我们握在一起紧紧地。
四天的洛阳之行很快就结束了。可恨相处日短,可恨相见时晚。
相见难,别亦难。洛阳火车站,留下我们热情的话别,真诚的祝愿,远远的挥手。
火车启动了。站台上,她的手在挥,左手挥了又右手。
古老的黄河在欢送,甲天下的洛阳牡丹在欢送。
远了,那位朋友。
古老的长江在欢迎,甲天下的江南山水在欢迎。
近了,我的江南。
(1991年6月11日上午时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