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大桥成大半求政府伸援手
经年不息的车溪河,由东向西在寨下村的北面缓缓流淌着。它,流淌着寨下人的努力,亦流淌着寨下人的希望。
车溪河,并不宽,只有50米,缘其长,硬是把寨下村距离乐平市区最近的路线给切断了:因为河的南岸是寨下村绿油油的稻田,北岸便是上(上饶)乐(乐平)公路。
寨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因为没桥,让多位拟到该村办厂开矿的老板,望河兴叹
寨下,地处乐平市的最东隅,有人口近千,183户,开门见山,南面是座大山。山下,一条坑坑洼洼的机耕道从寨下蜿蜒而出,绕程家墩(另一自然村),才与上乐公路相连。这条机耕道,便是寨下人祖组辈辈的出路。
8月27日,天下着小雨,记者搭乘一辆农用车进该村。全长近四公里的机耕道上,车子时而突然倾向东,时而突然斜向西,时而溅起一股泥水,摇摇晃晃摇了半个多小时才走完这条路。在车上,寨下村主要负责人方利汉告诉记者,这就是进出寨下村的“大道”。
“小轿车根本没法开呀。”记者说。方利汉回答:“是啊,到现在我们这儿娶媳妇还得用农用车。”
谈到娶媳妇。方利汉说,外村的姑娘大都不愿嫁往寨下,都认为寨下“没好出路”。为此,寨下的小伙子为讨媳妇,只有降低标准。
建房用的沙石料,同一种沙,邻村70元一车,寨下就要100元一车,平均每车比邻村贵30~40元。
养母猪,产仔,生钱,原为寨下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后来因为上门收购猪仔的价格与邻村相比老是要低几块钱,村民相继都不养母猪了。村里所养母猪数量,由三四年前的100余头,锐减为现在的10头。
据考察,寨下的土地富含做玻璃用的石英沙、炼铁用的铁石和金子。近年来,有上饶、贵溪及福建的老板来寨村看过,之后无不摇头走人。
进出该村的路太差了!重新修路或建桥成本又太高!
为了造桥,寨下村村民上至临终老人,下到刚生的婴儿,纷纷加入到集资的队伍
一如车溪河的河水,从未停止过歌唱。寨下人在车溪河上架上一座桥的想法,从未停止过。
一直没动手架桥,是因为一直没那个财力。四五年前,他们也曾向镇政府、市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打过报告,都没有回音。事后,他们才知道,此桥的建设,既不是“渡改桥”也不是“不通路的自然村需建的桥”,因而无法立项,所以,很难获得政府的财力支持。
去年,稍有了积蓄的寨下人便想:自筹资金建这座桥!
想法一定,村代表便分头跑开了。请设计公司设计。经实地勘察设计,该桥全长72米,宽为5.2米,钢筋水泥结构,总造价约77万元人民币。于2006年10月1日正式开工。
资金来源:家家户户凑,不足的部分由村里偷偷出租一点山地给他人淘金,收取租金以充抵。
先是村干部碰头会,后是村代表碰头会,最后是全村群众大会。上至临终老人,下到刚出生的婴儿,千余村民按人头计,先是每人拿出100元,共集资金7.6万元。
7.6万元与77万元,距离太远了。付了勘察设计费再买了一点建桥用的材料就所剩无几了。接着,该村又开始了第二轮集资。每人再筹200元。
这次筹款,有的家庭就有难度了。该村选了13个村民代表义务上门做工作,前后做了两个多月,第二批集资才全部集纳完毕。这一笔钱,24万余元,用到2006年底又全部用完了。
怎么办?工程还得进行下去。村干部想了几天,最后一致决定,以村委会的名义上经济较宽的家庭去借。最多的借到1.5万元,最少的借了100元。这样又筹到资金14万余元。
此时,村里拟偷偷出租荒地给他人淘金的事被镇政府知道了。镇政府明确要求:不准私自租地给人淘金!
后续资金出现短缺。
该村主任方利金对记者说,这时村里很想停工不建了,承建商薛老板站出来,他垫资15万。
8月27日,记者来到这座被村民命民为“致富大桥”的桥边,看到桥的北端已与上乐公路相连接,南端没完工,高出地面5米余。方利汉说,这座桥要完工,包括所欠款,得40万元才能解决问题。
省交通厅当即致电乐平交通局:乐平拿出一个意见来,省交通厅将予支持!
站在致富大桥下,看车溪河南岸上乐公路上车来车往,致富大桥北端高出地面5米多,何时可填土完工?
头发已白,年逾六旬的方利汉说不出答案。
方利汉说,为此,他曾带领导村委会一班人找了很多相关单位,各相关单位都说无能为力。
8月中旬,记者偕方利汉等人找到江西省交通厅副厅长席芳柏。席芳柏在了解了情况后,马上致电乐平交通局主要负责人,要求乐平市拿出一个意见,上报省交通厅,省交通厅将考虑资金支持。
8月27日,记者与方利汉等人一起来到乐平市交通局。乐平市交通局长田上游立即致电浯口镇党委书记蔡四妹,请蔡四妹以镇政府的名义写份报告给乐平市政府,再由乐平市政府报省交通厅。
车溪河畔的野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一如寨下人的建桥梦,做了一年又一年。但愿这次寨下人的建桥梦,可圆。
(见2007年9月3日《经济晚报》)
《经济晚报》载入方氏族谱
新闻事件《致富大桥成大半求政府伸援手》
新闻背后:8月中旬,方利汉等寨下村村支部一班人找到本报,请本报记者带他们去省交通厅寻求帮助。记者偕方利汉等人来到江西省交通厅。
获知寨下村民是怎样节衣缩食自筹资金建大桥的经过,省交通厅副厅长席芳柏很受感动,当即给乐平市交通局负责人打了电话,要求乐平市拿出一个处理意见,上报省交通厅,省交通厅将考虑资金支持。
9月3日,记者采写的报道刊发后,方利汉买走该期报纸200份,他要让寨下村每家珍藏一份《经济晚报》。
方利汉说,方氏人努力了很多年都没有结果,通过《经济晚报》的帮助,问题很快得到了圆满解决,方氏族人不能忘记。方氏家谱将记载《经济晚报》伸援手这一重大事件。
(见2007年12月29日《经济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