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长江天堑——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印象
多年前,一位伟人站在一条大江边,激情抒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天。今天,一条长龙,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在长江底下穿越。
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能源项目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于2008年2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工仪式。
该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达广东、香港,支线通上海、湖南、山东、广西、浙江,沿途经过15个省市自治区,管道全长8467公里。其中长江底下隧道长度为2590米。
江西段包括一干二支,总长1105公里。其中,干线经过九江、南昌、宜春、新余、吉安和赣州市。支线经过抚州、鹰潭、上饶、樟树、萍乡等地。
该工程设计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总投资约142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能源项目,是我国第一条通过陆上利用境外天然气资源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将使我国4亿百姓受益。
据了解,通过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天然气直接进入江西,将使江西省城乡用上清洁能源,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造福江西人民。
长江盾构工程,是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将在江西省九江和湖北武穴之间,采用泥水加压平衡盾构工法,穿越长江天堑,总工期为30个月,2010年11月底竣工。
每天12小时在地下工作
择邻而居。择水而栖。长江南岸,瑞昌市码头镇长咀村,被西气东输二线长江盾构工程项目部,遴选为出发竖井开挖地。缘此,一行110余人的管道人,安营于此。
2月27日,记者去到长咀村采访。记者见到的,是一张张年轻的脸。项目部有关负责人常喜平告诉记者,他们大都来自河北省,在瑞昌数月来,每天每班12小时都是在地下工作,所以这些管道郎们均戏称自己为“地下工作者”。
据了解,这支盾构队伍,来自“六穿长江,二盾珠江”的中石油管道局第四工程公司西气东输二线长江盾构工程队。这支工程队,一年四季以“地下”为“家”。为确保“家”的安全,2008年12月27日,进行盾构试掘进,今年1月5日,拼装第一环管片,1月12日,盾构机进入正式掘进阶段。1月22日,第一个百米,顺利掘进成功!
截至记者采访时止,累计完成隧道掘进337.6米,已完成全程2590米的13.99%。
为保证工程进度,他们每4个月才能休一次假。所以一年到头,回家探亲的时间几乎没有。但他们在瑞昌过得很快乐。有诗为证——
“嫁汉不嫁管道郎,一年四季到处忙。
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包烂衣裳。
我是一个管道郎,背井离乡在外闯。
长年累月在外奔,不能回家陪爹娘。”
比到外地打工实惠
2月27日下午,记者随该项目部有关负责人一同下到位于地平面以下42米的地下盾构隧道,感受盾构工作的艰辛和快乐。
在地下隧道里,项目部有关负责人常喜平告诉记者,整个盾构工程,由竖井施工、盾构隧道和管片生产三个部分组成。他们的管片生产厂就建在码头镇的朱湖村。自去年7月1日生产出第一环管片以来,截至目前,已生产管片1425环,占整个隧道所需管片的66.3%。
几个月过去,弹指一挥间,他们一寸长的铁钉都没有丢过。常喜平用手比画着说。
瑞昌市码头镇镇长助理朱夔对记者说,西气东输工程是个惠民工程,所以,项目部工作人员一到瑞昌,他们只要能办的尽量办。房屋拆迁、征地,3天内敲定。项目部所有人员与当地百姓的关系也处得十分和谐。朱夔向记者透露,该工程光一个管片厂,就为朱湖村安排了58位村民就业,这58位村民,人均月收入1800余元,比到外地打工实惠多了。
朱夔高兴地告诉记者,西气东输二线长江盾构工程项目部在瑞昌,因购买当地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将拉动当地2000万—3000万元的市场,可为当地创400万元的税收收入,当地务工百姓可增收400万元以上。
一条长龙,将穿越长江天堑。
一个管道,将惠及4亿百姓。
(见2009年3月4日《经济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