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官能文的人
今年五十三岁的刘锦云长得富态随和,身上显露出文人特有的彬彬气质。看着他那笑眯眯的模样,有谁会想到这位生在农村、长在北京城,又二度回炉在农村成熟起来的作家,不但会写书、会教书,还会赶大车,会当官呢?
说起来您或许不信,1955年,一位来自河北雄县农村的小伙子,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人大附中毕业,兴高采烈地迈进了北京大学的校门。他就是后来驰名文坛的今日北京人艺党委副书记刘锦云。四度春秋转瞬即逝,当刘锦云像一块落入知识海洋的海绵,吸足了知识的“氢二氧”之后,便被分配到市郊昌平当上了一名“辛勤的园丁”。“文革”中,已是公社副书记的刘锦云被夺了权,掌起了马鞭,当上了车把式。直到“文革”后期,他才调到县委文教部,又掌起了副部长的“印把子”。
“其实,我从事写作的时间并不很长。”刘锦云说。1979年,他调到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处负责审查小说。期间,因为工作需要,他阅读了大量的小说文稿,并由此重新引发了他的写作兴趣。在写作上,刘锦云爱戏剧更胜于爱小说。他还在北大当学生时,便在《北京文艺》上发表过剧本。因此,1979年他写的第一个较有影响的作品,就是一个悲喜剧——《笨人王老大》。由于此剧真实反映了农民在极“左”影响下的遭遇,生活气息极浓,故被电影厂相中,拍成了电影。1983年调北京人艺任专业编辑后,他更是如鱼得水,一发不可收。1984年他编写的《女儿行》在北京人艺上演后,一下便得了三个奖;1986年他写的反映农民悲剧命运的剧本《狗爷涅槃》更是大获全胜,在北京连演了150场,场场爆满,并获得全国优秀剧本奖。我国著名作家陈建功看了《狗》剧之后曾说:《狗》剧是人艺风格的标志,深得老舍茶馆派之神韵。
近几年他还先后写了反映知识分子在农村生活遭遇的《背碑人》和反映农民在改革开放转型期之困惑的四集电视连续剧《王老闷儿轶事》。尽管他偏爱戏剧,但对目前我国文学界和戏剧界存在的水平差异仍有清醒的认识:“我觉得无论从作品、作者队伍或作品成就看,小说界的层次都比戏剧界要高。”也正是为了消除这种差距,在出国热在中国大地上一浪高于一浪的日子里,比谁出国条件都好。都更方便的刘锦云,却“赖”在国内,任凭居住在海外的姐弟们“千呼万唤”终不去。他认为,再优裕的生活代替不了眷眷爱国之心。再说,国内戏剧目前正处于低谷,正需要戏剧作家与戏剧艺术家们为之振兴而努力。他深有体会地说:“只要作者在创作构思时能考虑到观众心理,找到与观众的共鸣点,并在丰富戏剧的文学品格、立起形象上下些功夫,戏剧就一定会重新崛起。”
《广西广播电视报》1991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