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情结”的魅力展示
“知青”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今天这一代青少年眼中似乎已是个多少带点“出土”气息的陌生字眼了,然而曾几何时,同是这两个字眼,却在整整一代人心中变成了一段终生难以忘怀的记忆,深深地嵌入了他们生命的年轮。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知青生活既是一份沧桑,又是一块瑰宝,在等待着我们的作家和影视工作者去开掘。电视连续剧《年轮》正是以其丰厚的生活积累和深湛的文学功力率先将这块晶莹的瑰宝展示于天下,较全面地反映了共和国“长子”这一代人所经历的、近半个世纪惊心动魄的生活历程。因此它成功了。
《年轮》选取了四男二女六个小学同班同学的生命轨迹为全剧线索,并依据这条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真实地再现新中国自建国以来各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展示了那段社会历史时期对“知青”这一代人在人格的形成,价值观念的确立,生活态度的把握,道德标准的定位,凝结友谊的基础等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六位同龄的主人公成长于政治波涛迭起、自然灾害肆虐的五六十年代。不仅60年代初期因三年自然灾害引起的大饥荒,让他们小小年纪便饱尝了饥寒的苦楚,“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则更令他们过早地领略到了政治风云变幻的险恶与无情。身不由己的上山下乡,毫无心理准备的艰苦现实及相同的命运使他们不得不携起手来,用真诚而牢固的友谊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鼓起直面现实的勇气,与阵阵袭上心头的失落感及艰苦的生存环境抗衡。
他们的友谊诞生于患难与共的艰难岁月里,成熟于与风霜雪雨搏斗的广阔天地中,因此就显得更加真挚、宝贵。中国人历来最看重患难之交的友情。知青们在人生最艰苦的岁月中结下的这种生死与共的友谊,以及在知青中普遍存在的,虽互不相识却能心灵相通的独特情结,不仅支撑着他们度过了那段苦难迷茫的岁月,而且在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知青情结”也始终牵动着剧中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言行,并在屏幕内外曾经做过知青的人们之间架起了一道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让人真切感觉得到搏搏心跳的桥梁。
当电视中的故事讲述到因粮食短缺、无法抵御饥饿折磨的徐克情急中偷拿了连队中有数的馒头时,不由让我想起也做过知青的丈夫就曾向我和孩子绘声绘色地描述过,他们当知青时,因所在生产队太穷,分得的口粮根本无法果腹,不得已只有“深入”到农民的薯田菜地去偷瓜摘果的种种“劣迹”。可惜的是,以往每每谈及于此,我和孩子都是将之当作一种生活的调剂品看待的,哈哈的笑声中除了开心之外,绝无半点悲凉感慨,而此次却大不然。
恰巧,跟在奶奶身边念小学四年级的儿子竟也出人意料地给他的父亲打来了颇为令人感动的电话:“爸爸,你在看电视剧《年轮》吗?”“对。”“有何感想?”面对孩子郑重的提问,手拿电话听筒的丈夫愣住了,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望着从丈夫眼角溢出的泪花,我的心一紧,轻轻接过电话筒,代他,也代表这一代人向我们的下一代作出了同样郑重的回答:“百感交集!”
的确,在南方农村插队的知青生活虽然不像北大荒兵团生活那样具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壮气势,却也别具一份“小桥流水”的曲折和“枯藤老树”的悲凉。对知青这一代人来说,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正巧与他们的青春碰撞,于他们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北大荒粗犷豪放的“大碴子”精神,亚热带胶林坚韧的风格,黄土高原憨厚朴实的特色和内蒙古大草原坦荡宽阔的胸怀,铸就了他们坚强的性格,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广阔天地”的贫瘠原野上播撒的种子,正结实于人生最充实的季节。
相同的命运凝结的“知青情结”牵系着天南地北每一个“知青”的心。哪怕那一段大同小异的知青生活早已被时间的车轮碾压成一页泛黄的历史,然一旦有谁在不经意间掀动了那张似乎已被尘封的扉页,许许多多久已被压缩在记忆中的故事便有如一粒粒抛向平静水面的石子,重又搅扰起那一代人悸动的心。
噢,知青情结,你与共和国“长子”的生命同在,你也是电视连续剧《年轮》能够打动人心的历史依据和生命所在。
《广西广播电视报》1995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