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生活苦乐谈
今天是第二届中国记者节,又是新世纪第一个记者节。作为一名记者,我为记者们能拥有自己的节日而欣慰,为能够庆祝自己的节日而自豪。
在别人眼里,记者是个阳光职业,灿烂辉煌。可只有真正从事过记者工作的人,才会知道其中蕴含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品味出个中的苦辣与酸甜。每当我们在工作中掏出记者证亮明身份时,往往会吸引来许多羡慕的目光,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时在记者心中除了一份自豪一份神圣之外,还沉甸甸地压着一份使命与责任。
责任重于泰山
作为记者首先要树立起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因为记者写出每一篇文稿,进行的每一次报道都不仅仅代表着记者本人的水平和倾向,还代表着所在媒体的形象,传达着党的声音,影响着受众的思想与情绪,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安危。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明白自己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和社会所承担的这份责任,同时更要明白这份责任的分量,要自觉地与党的宣传精神和宣传口径保持一致,把握好每一篇报道文稿的导向性,努力以自己的工作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没停止呼吸吧?那就赶快干
当了十几年记者,除了职业带给我们的那份神圣和使命感之外,平日里品尝得最多的或许就是一个“苦”字。这个苦首先体现在每次出差采访时那绷得紧紧的弦,和承受任务之重的压力上。记者采访全国各地跑,但多数是单枪匹马,出了问题没人商量,遇到困难或生病无人替代,全得一个人承担。本报就有一位记者在催促自己那位已累得睁不开眼睛的伙伴时,半开玩笑地说过这样一名极经典的话:“累死啦?没停止呼吸吧?那就赶快干吧,等着出报呢!”这话实际上也是对单独外出采访的记者工作的真实写照。
记得我当记者后第一次单独赴京采访一个全国大型活动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就在我刚刚拿到火车票准备晚上登车赴京采访的当天,就收到家中拍来的急电:“父亲病危,速归。”心怀忐忑的我苦熬了两天,双脚刚刚踏落在北京站,姐姐就给我带来一个炸雷般的消息:父亲已经病故。当时的感觉真是肝胆俱裂。昏昏沉沉回到家痛哭一场后就匆匆来到医院见了父亲一面。从医院出来戴着黑纱与泪水,就直接奔向了采访第一线。为此,父亲的告别仪式往后推迟了三天。没办法,记者的工作永远是第一时间。
记者职业的苦还体现在时常承受饥渴的磨炼与长时、长途奔波的体力透支上。忍饥挨饿是记者工作中最常遇到的事。往远说,当年采访北京亚运会,为了找到采访对象,那些日子我们跑遍了整个北京城,简直把人累成了烂泥,站在哪儿都恨不得就地倒下睡上一觉。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不得不将一日的三餐压缩成下午完成任务后的一餐;往近处讲,本月初在长沙的金鹰奖期间,记者忍着急性腹泻的病痛,为了赶写报道文章就又忘记了午餐。待经别人提醒反应过来时,不但午餐时间早已过了,下午的活动马上又开始了,没法子,只得又饿一顿。谁让咱是记者,“艰苦而不怕吃苦”应该是我们永远的精神。
无冕之王常遭暴风骤雨
在他人眼中,记者永远春风得意,殊不知在记者生活的天地里也常常遭遇疾风骤雨。记者采访的对象形形色色,素质也有高有低,并不都具有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强加于人的修养。因此若遇到被采访对象或自以为是星、是腕而盛气凌人,或因在其他事上受了委屈心绪不佳,或因工作太忙心烦气躁的时候,就免不了遭受一场风雨雷电的洗礼。这样的事情经受多了,老记们也就练就了一张刀枪不入的脸皮和一副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君子脾气:你发你的火,我干我的活,该问什么接着问,该说什么还得说;采访对象你不配合吗?好,我会据理劝说;你的火气过旺吗?那咱可以给予安慰也可以陪着吵上一气,反正记者的最终目的很明确——无论如何我的任务得完成。
先“苦”后“甜”是记者职业的魅力
俗话说得好:若非一夜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没有辛勤的劳动,哪来丰收的喜悦?记者职业就是一个既需要付出艰苦劳动又收获着丰收喜悦的职业。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断面世,心中充满的是艰苦付出获得回报的幸福与满足;写出的报道得到领导的肯定,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时,记者会从心底产生一种暖彻身心的欣慰和自豪。这种满足,这份自豪可以抵消一切呕心沥血的付出和索尽枯肠的劳累,让你觉得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和代价都值!我想这也许就是记者这个职业令人羡慕、让人迷恋,使人为伊销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魅力之所在吧。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中国的入世,每位中国记者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身为新时期的记者,应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牢牢掌握大局,时刻不忘人民,不忘已任,永远忠诚党的新闻事业,努力做一名德、文俱佳的新闻工作者。
《广西广播电视报》2001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