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

浅谈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

时间:2023-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新闻记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社会责任感,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与呼声。新闻记者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其社会角色的职责就是为人民鼓与呼。因此对于一切有悖于人民利益的言行和时弊,新闻记者都应给予必要的监督与针砭。

浅谈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

记者是构架新闻媒体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支柱,是媒体履行喉舌职能的最具体的执行人,而记者责任意识的高下则直接影响着媒体履行职责的质量,所以提高记者的责任意识是媒体和每一个新闻记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弘扬主旋律为主导

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突出时代精神,以优秀的作品“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新时期的主旋律体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坚定信念。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将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去争取胜利。

弘扬民族精神,唱响主旋律有如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我党的新闻宣传之中,为促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其中最能突显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无不胜英雄气概,并起到了强大鼓舞斗志作用的,当属对98抗洪和2003抗非典的大规模成功报道。

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嫩江相继暴发超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终于战胜了肆虐的洪水,保住了家园。在这次抗洪救灾中,广大人民群众焕发出的抵抗洪魔,誓保家园的昂扬斗志;子弟兵不怕苦累,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和中央领导亲临前线的激励动员,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的率先垂范,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光华。而全国各个媒体对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旷世壮举的高度关注和大力宣传,则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空前地深入人心。

同样的例子还有对2003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报道。2003年春,“非典型性肺炎”像一个白色的幽灵在中华大地上游荡,张着嗜血的大口,吞噬着一条条无辜的生命。为了与病魔抢夺生命,全社会紧急动员起来,全国全军的医务工作者紧急行动起来,建立起一道道壁垒森严的屏障。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在这场波及全国,揪紧了每一位国民心灵的战役中,全国的大小媒体几乎全都以自己最强的阵容投入了战斗,媒体的全方位立体宣传,不但让全国人民加深了对“非典”及其危害的认识,掌握了防范的常识和办法,还及时报道了广大医务人员为防治“非典”所作出的卓越努力和各地治疗“非典”取得的成功案例,消除了“非典不能治愈”的恐慌,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团结协作,战胜病魔的必胜信心。为最终彻底战胜“非典”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然,此后类似的宣传报道也不乏其例,如今年4月12日中央人民电视台在《和平年代》栏目播出的《雪暴出击》就是一篇展示了新时期军民鱼水情主旋律的佳作:去冬今春,位于我国东北的海城市突然降下了一场特大暴雪,城市高压电路被压断,农民赖以生存的蔬菜大棚90%以上被压垮。沈阳军区某部接到抢险任务,立即顶着严寒出发,冒着翻车的危险,在积雪深达50公分的黑暗道路上为电路抢修开道;忍着虎口被震裂的剧痛,一锹一镐地为农民从深雪中挖掘蔬菜大棚;为抢救生命垂危的老人,在堵满被困车辆的风雪中奔波。用人民军队那颗火热的爱民之心谱写了一曲军民携手,抗雪抢险战胜天灾的赞歌。使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光辉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把军民携手共建和谐社会的心气鼓得更足。可见,弘扬主旋律,是团结鼓劲,凝聚人心,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因此它当然也就是新闻宣传不容置疑的主导所在和新闻记者的主要职责。

二、以舆论监督为己任

正确的舆论监督是新闻党性原则的重要内容,运用舆论监督手段激浊扬清是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同时也是新闻记者的一项重要职责。舆论监督除了监督各级权力机关的决策和各级公务员的工作外还要监督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揭露腐败现象,端正社会风气。在新闻报道中,舆论监督与弘扬主旋律是相辅相成的,抓好舆论监督实际是为弘扬主旋律保驾护航,这与“破旧立新”是一个道理。只有通过舆论监督对社会上各种腐朽落后、拘泥陈旧、粗俗恶劣的不良现象进行有力的揭露和批判,把歪风邪气压下去,才有利于匡正社会风气,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每一个新闻记者都应该把舆论监督作为自己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一)舆论与舆论监督

舆论是一种社会现象,通常被称为民意。是人们对某一事件、某一问题相近的认知心理,相近的思想感情,相近的观点倾向的反映。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有一定的群众性倾向性和影响力。而舆论监督则是对社会舆论及社会现象进行监督、引导和校正的方式和手段,目的是使社会舆论向着更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二)舆论监督的性质、范围和作用

朱镕基同志在1998年10月视察中央电视台时,赠给《焦点访谈》的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可以看作是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实行舆论监督的总体要求或者说是舆论监督的性质。舆论监督的范围极广,可以说无所不包。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繁衍,人类社会内部机制的有序发展,都离不开舆论的监督。具体地说,舆论监督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权力的监督,二是对侵害公众利益行为的监督。但不管是哪方面的监督都要求记者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意识,较鲜明的原则性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三)舆论监督要求记者必备的素质

要搞好舆论监督工作,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众所周知,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努力实现的,新闻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新闻舆论监督的成败。所以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新闻记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社会责任感,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与呼声。否则舆论监督将会失去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所谓社会责任感,就是人们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充当角色所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认可。新闻记者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其社会角色的职责就是为人民鼓与呼。因此对于一切有悖于人民利益的言行和时弊,新闻记者都应给予必要的监督与针砭。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的《每周质量报告》、《焦点访谈》等栏目都堪称舆论监督的典范。

《每周质量报告》、《焦点访谈》的记者深知曝光危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维护百姓生活、生命安全的意义重大,作为人民代言人的媒体及记者责无旁贷。为了杜绝给百姓生活、生命造成危害的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他们不顾当事人的阻挠、谩骂、恫吓、甚至殴打,一次次地冒险深入到造假窝点去探访、调查、暗拍、取证。终于将“黑心棉被”、“有毒饭盒”、“滑石粉腐竹”、“病死猪腊肉”“劣质奶粉”等等一系列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活、生命安全的伪劣产品曝光于天下。今年4月11日播出的“鲜奶造假揭秘”,把造假者不但往鲜奶中加水,还往里加双氧水和直接从兽药店购进的所谓蛋白质等一系列让人触目惊心的造假手段,全程呈现到广大观众面前,让造假者的黑心和恶行无处遁形,切实起到了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巨大功效。而《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栏目对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乱砍乱伐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报道;对车辆严重超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的报道等,则有效地维护了国家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对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的有序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警醒作用和推动作用。

2.嫉恶如仇的品德。

这里所说的嫉恶如仇,是与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义感,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一种职业道德。

凡是消极、落后、腐败、恶劣的东西都是惧怕被曝光的,但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在权力和利益的驱动下却不惜铤而走险。当权力、金钱与黑恶势力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就势必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危害。在国家利益受到损害,人民群众遭受苦痛时,一个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记者,会油然生出一种痛彻身心的切肤之疼,对这种损害和痛苦的制造者产生一种源自心底的厌恶与痛恨,并进而生发出势必铲除而后快的决心,以还老百姓以公道。广西电视台在对“南丹矿难”的调查中体现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嫉恶如仇的胆识就颇为广大群众所称道。当广西电视台记者听到南丹发生矿难时,立刻前往调查,但由于当地一些政府官员与矿主因共同的经济利益而联手遮掩事实真相,对记者采取欺骗威胁手段,致使记者无法了解到真实情况。是记者的责任意识让他们百折不挠地进行多方探访,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几位遇难者家属,从遇难者家属悲痛而无奈的哭诉中了解到事实真相的记者愤怒了。他们发誓要帮助遇难者家属将腐败的地方官员和黑心矿主告倒。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惊天矿难大白于天下的结果。反之,如果新闻记者没有这种责任意识和嫉恶如仇的品质,就很可能会觉得事不关己,而视而不见,遇难者也可能就会因此而蒙冤九泉。

3.舍生取义的胆力

舆论监督是以新闻批评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而那些唯恐成为舆论压力下的“过街老鼠”,却又敢于在人们的切齿声中为所欲为,我行我素的害群之马,几乎都有着惊人的背景或权钱的支撑,这就给媒体的舆论监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和障碍。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并有待完善的今天,巨大的经济利益如同向气球中不断充盈的氢气,膨胀着一颗颗被利欲熏黑的贪欲之心和包天的斗胆。电视上连执法者在执行公务时被谩骂推打,甚至围殴行凶的事件都不乏其陈,更何况是没有执法权的记者,要想对那些以坑害别人来养肥自己的恶劣行径进行批评曝光,其难度和危险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新闻记者若没有舍生取义的胆力,要想履行好舆论监督的职责也只能是枉谈。

我们以央视记者调查山西省的违规开采小煤窑为例。

深入到违规小煤窑采访的记者在亮明身份后,不但受到了煤窑管理层的冷遇,还遭到得到窑主默许的手下人的围攻,连摄像机都被强行抢走。在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如果记者胆气不够,知险而退,那么这次采访就注定会流产,舆论监督的目的就会落空。可喜的是记者们都能践诺职责,不负众望,凭着满腔的社会责任感和一身胆识,不顾伤痛,再探煤窑,历尽千辛,终于拍摄到了第一手资料,将违规煤窑乱开乱采,破坏矿产资源,破坏环境,工人安全得不到保障等事实曝光于舆论监督之下。为在全国范围内清理违规小煤窑做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强调舆论监督是新闻记者的重要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舆论监督是记者自身对社会的监督,而是作为党之喉舌、人民之喉舌的新闻记者代表人民运用新闻媒介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监督,对社会的监督。因此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

三、以锐意创新为特色

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体现在记者身上,应该是相辅而行的。在当今这个新事物不断涌现,新信息迅速更迭,新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用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闻报道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也是记者的一项重要责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锐意创新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而处在当今这个新事物风起云涌的大变革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知识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都要求新闻记者采写的新闻作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来协调,以满足受众的趋新口味和求新心理。在这个不进则退的时代,谁因循守旧,没有创新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谁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因此,创新是摆在每一位新闻记者面前无法回避的课题。

新闻的创新包括观念创新、题材创新、立意创新、表现手法创新等等。但不管是哪方面的创新,最终都要统一到行为上。“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报道领域,不断尝试新的报道手法,不断构架新的节目形式。”(2)

1.观念创新

记者的创新意识在新闻中首先体现在观念创新上。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不但要有闪光的思想,睿智的语言,还要有新颖严谨的观点。这种观念创新应该是一种新思维的昭示,一种新的时代潮流走向的提示,一种新观念的催化剂,一股新生活的推动力。广西电视台的获奖作品《广西水果在“变脸”》,就是以广西崇左市渠仔村靠种植龙眼致富的果农吴仁生紧跟市场,调整种植项目,大刀阔斧砍掉龙眼改种红江橙,率先抢到商机,在改种第一年收入就比种龙眼翻了三番的事例,表达出了一种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方能成为赢家的新思维方式。相信对在农民中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会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2.题材创新

创新意识在题材创新方面的体现则是对有发展前景的新生事物的发掘。

“罗丹说,美的事物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节目的创新也是如此,我们的眼光如果老是盯着司空见惯的事物,就会忽视那些吐露生机的新生命,而失去呼唤全社会关注的机会。记者如果具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雾里看花’则会使自己的选题具有超前性,发挥对社会的警醒作用,而占创新之先。”(3)

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和职业嗅觉的新闻记者是不会对生活中的新事物视而不见的。因为生活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新事物不但促进着社会的新陈代谢,也不断地刺激着记者敏感的神经,而记者的责任感也让他们难得糊涂。海南电视台的“网上植物诊所”,就是被农业科技人员想农民所想,在网上为出现问题的农作物远程诊病支招,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这一新生事物所触动,用多方联线的方式,将它的方便性,实用性,快捷性以及受益农民的欢迎态度绘声绘色地展现到了人们面前。不但对全国各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起到了不小的启示作用,对农业的增产增收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3.立意创新

创新意识能使新闻的立意更有新鲜感,更能调动起受众的接受热情和心理预期。有外国人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为迎接新世纪的来临,2001年元旦前夜,全国各地都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中央电视台抓住这千年一遇的机会,组织了一台立意新颖的大型节目,把正在发生的新闻同期展现到受众面前,即采用记者现场多空联线的方式,将北京、上海、南京、广东、香港等地喜迎新世纪喜庆热烈的场面交叉纷呈于观众面前,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主景区设置了一架倒计时世纪大彩钟,用人们雷鸣般的倒计时声紧扣千百万国人的心,把新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刻一步步推向高潮。节目新颖的立意既在全国人民心中永远留住了这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又极大地鼓舞了人们意气风发走进新世纪,创造新辉煌的心劲和斗志。有力地深化了“21世纪中国必将飞速崛起”的主题。

4.手法创新

一位哲人说过:“消灭真理的方法,往往是在宣传真理的口号下进行的;任何真理如果变成空洞的套话被机械地复制,就会变得木讷、冰冷,而最终走向窒息。”为了不让我们毕生为之努力的新闻导向在木讷、冰冷、僵化的宣传模式桎梏下走向窒息,全体新闻从业人员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展开一场创新革命,用自己的智慧和开拓精神开创出更多新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表现手法,为舆论导向服务。只有这样才不辱没“党的喉舌,人民的喉舌”的职责和使命。

在手法创新方面,中央电视台开办的专门对各国政要和各尖端领域首脑进行访谈的《高端访问》栏目可谓是成功之例。我国加入WTO以来,各行各业在经济和各种既得利益驱动下都在大谈与国际接轨,作为我国电视宣传领域的领军者,央视率先开办了大型访谈节目《高端访问》,把记者对高端的采访全程展现到观众面前,让观众的视线与代表着当前各国政治动向及世界尖端科技发展趋势的人物视角接轨,亲临其境般直接感受当代国际最新发展理念及全球政治风云对我国的影响。大大缩短了观众与世界的心理距离,帮助国人真正在观念上与最先进的发展理念接轨,同时切实了解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

综上可见,新闻创新实在是责任意识在记者工作实践中的另一种体现。由于记者的创新能力与其自身的职业敏感和知识水平成正比,而记者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质量的高低。因此培养敏锐的职业嗅觉,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当好新闻记者的前提条件。

四、以服务社会为目的

责任意识是生根于新闻记者心灵深处,体现于记者从采访到写作到传播的全部新闻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优秀的记者决不应当把自己当成一本传授政治术语的教科书,更不能让自己成为方针政策的传声筒,而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台强有力的加工机器,让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通过这机器的加工,转化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都离来开的营养剂。服务百姓,服务社会是新闻记者的职责与目的,也是记者生存的根基。记者们只有真正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才能担负起记者的责任,生产出更多更好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社会的作品,为百姓服务,为社会服务。

【注释】

(1)引自《人民日报》1998年2月15日第一版。

(2)张君昌《超媒体时代》新华出版社会实践2003年1月版。

(3)张君昌《超媒体时代》新华出版社会实践2003年1月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