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宁县设施农业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突破口

永宁县设施农业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突破口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90年代,日光温室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产业——设施农业。随着日光温室的建设和发展,设施农业成为永宁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6家,培育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永宁县设施园艺产业化迅速发展。
设施农业_美丽永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指导方针,活跃了农村经济和市场,更是活了农民的心眼。永宁县农民开始在土地上大做文章,不仅种植粮食,还种植蔬菜、瓜果,并且在农技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下,尝试覆膜和搭棚种植。20世纪90年代,日光温室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产业——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就是采用各种类型玻璃温室、塑料搭棚、中小型塑料棚及地膜覆盖,通过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提供相对可控甚至是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水肥等环境条件,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所进行的有效生产的农业。随着日光温室的建设和发展,设施农业成为永宁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10年以来,永宁县将设施农业作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突破口,坚持“规范标准扩规模、旧棚改造提性能、阳畦利用挖潜力、提升装备强支撑”的思路,全力打造全区设施农业示范县。全县设施农业达到11.04万亩,设施果树生产方面形成了以葡萄栽培为主,搭配种植桃、李、杏、草莓等10多个树种的生产格局。设施蔬菜生产上形成了以番茄栽培为主,黄瓜、辣椒、西芹为辅的生产格局。2013年,永宁县积极响应自治区“设施农业效益倍增计划”,通过旧棚改造及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技术的应用,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生产装备水平;通过推广嫁接苗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增强农户科学种植能力,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建设日光温室阴棚、阳隙地移动棚,提高设施园区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土地面积效益。全县日光温室面积6.98亩,平均亩产量4930公斤,亩产值9662元;大中拱棚1.05万亩,平均产量4280公斤,亩产值6462元;小拱棚2.75万亩,平均亩产量3940公斤,亩产值5210元;供港蔬菜2.06万亩,平均亩产量2266公斤,亩产值22660元。

2015年,实施园区育苗中心、冷藏物流中心、“田间市场”、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基础配套建设,形成以望远镇、杨和镇、胜利乡等乡镇为重点区域,以一批果蔬专业合作社等经营实体为依托,新发展了规模化设施农业园区15个,改造提升了10个千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园区,扩建了2个万亩设施农业园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6家,培育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永宁县设施园艺产业化迅速发展。

全县设施园艺产业总面积达18.3万亩,产品外销上海、广州等17个省市区。“红地球”葡萄、小任“李子”、“春雪”毛桃等产品获中国国际产品交易产品金奖。

桑葚

桃花盛开

“千亩万间”设施温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