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与“脚”的关系学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一直来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希望通过教育把孩子改造成为大人心目中的“乖孩子”、“小大人”。其实,这注定会是失败的教育。今天的每一位儿童都是亿万年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晶,他们个个有着不一样的天赋和潜质,注定要“一代更比一代强”。家长和教师的责任是作因人而异的唤醒和激励,而绝不是把他们改造成像自己一样,结果只能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儿童就像一粒微小的树种,在极不显眼的籽粒里,其实已包涵了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全部条件。只要不遭遇意外的灾祸,每粒种子都可以自然地长成参天大树。所以,教育必须在顺应儿童天性的前提下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这里的“势”就是儿童的天性和潜能,“导”必须因势而行,切莫逆势而为。所以,我们不可为教育去选择合适的孩子,而只能为不同的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此,我在一次讲座上提出了“教育是鞋”的观点。“教育”好不好,只有“脚”(儿童)知道,要为不同的脚选不同的鞋。这一比,深得听者的好评。
“脚”与“鞋”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客体要为主体服务。正因为如此,鞋与脚的关系学,也体现在管理上。一家日本公司,对于前来的客户,接待十分周到,对他们的皮鞋置放,服务操作时也有严格规定:进来时脱下鞋子,鞋头向里放齐;在客人要走之前,又必须迅速重新置放,鞋头向外。这一管理理念貌似细小,却十分重要,即体现了公司的行事准则是一切事情都要站在客户的角度着想,连鞋的摆放,都要根据脚的需要。就是凭着这样的管理细节,这家公司成了行业的龙头。确实,鞋是为脚使用才产生价值的,当然要适合脚的要求。须知,脚是无比尊贵的。明朝的王思任写过《脚板赞》:“脚板之责大矣!曾入帝王之门,曾踏万峰之顶,曾到齐晋云间欺官之署,曾走狭邪非礼亡赖之处,而不曾投刺于东林魏党,乞食墦间,沽名井上,所以然者,脚底有文,脚心有骨。”就拿人们对“幸福是什么”的讨论来说,其实幸福因人而异,腰缠万贯者未必都幸福,生活清贫者未必一定不幸福。所以,可以这样认为“幸福是鞋”,也因人而异,幸福不幸福,只有“脚”知道,脚的感受才是至高无上的。
这种“鞋”与“脚”的关系学,古人早有研究。在《韩非子》中有“郑人买履”的故事,那位买鞋的郑人,因为忘记了自己量下的脚的尺码,竟然不相信自己的脚,要回家去拿那个尺码。只信尺码而不信脚,就如我们在教育中只信条条和本本而不问孩子是否可以接受。另一则故事叫“削足适履”,出于《淮南子·说林训》,谓“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意思是鞋子不合适,太小,竟不是换鞋子,而是要给脚“动手术”;更可怕的是如果帽子不合适,还要“削”头使其合适(此处的“杀”,古义即“削”)。以此对照我们的教育,总是会过多地抱怨儿童不接受,而要给他们“动手术”,逼其就范,却很少考虑去为他们的不同个性提供合适的教育。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当明白,不要以一种方法教育一百个孩子,而应当用一百种方法去教育一个孩子。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为孩子选一双最合适的“鞋”,让他走得舒坦,跑得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