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蜂”语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转型期,流行是个大舞台,可谓包罗万象、生生不息。在生活之中,在娱乐圈里,更是盛产流行,流行的泡沫总是在不停地变幻。当然,流行有其客观的合理性,无可厚非。然而当“流行风”开始侵袭课堂时,我们就得以睿智的目光多作审视,更要把跃动的热情转化为理性的沉思。赫尔岑曾说过寓意深长的话:“如果流行都是好的,那么,‘流行性感冒’呢?”这也许可以提醒我们停下盲目跟风的脚步。
眼下语文课堂的流行风已不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而大有“风急浪高”之势——
新课伊始,老师问“读了这个题目你想课文会说些什么”是常见的开讲语,虽然老师知道学生们都已读过课文,甚至教师已布置过预习。如此“明知故问”浪费时间,大概只是为了引发所谓的“阅读期待”吧。
识字教学常见的是把生字写在课件中的一棵树的苹果或桃子上,让学生跑上跑下地去“摘”。字音念对了果子便掉下来,“噔”的一声就会引来教室里的“哇”声一片。
词语多读几遍本来是件好事,可现在时兴要读出不同的感情。如读“桂林山水”,“充满赞美之情该怎么读”,“带着几分陶醉该怎么读”,“渴望去游览又该怎么读”。听一位教师教《詹天佑》一文,学生读“恶劣”一词,教师竟要学生“读得更‘恶劣’一些”,真是匪夷所思。语文是最富情感的学科,诵读应有激情没有错,可一个词语离开了语文环境,非要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情,是否也太玄乎、太做作了吧!
赏识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当然至关重要,于是我们在课堂上就常常见到教师给学生“发奖”的“镜头”。有小红旗、小红花、贴图之类的,还有可以粘贴的小块图案,竟直接贴在学生的衣襟上。至于这些发得太多、太易得到的奖品、学生们是否真的喜欢,却似乎变得不重要了。
读一些反映伟人、智者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写几句“你想对他说什么”,也成了课堂上的流行手法,仿佛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实,有所感动并不一定要说出来,也不一定能说得出。孩子毕竟是孩子,对一些历史人物作评价,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当然,如教学能进行得比较充分,学生确实情动而辞发,有跃跃欲试之态时,让他们一吐为快,自然有益而必要,但如果把这种性情表白视为教学必用的激情技巧而不顾现场火候广为滥用,那就只能使学生勉为其难,只好套用几句干瘪的口号虚假应付。这还不如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去感受一番为好。
如果说流行在娱乐圈子里大行其道有其必然性,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值得沉思了。因为课堂是儿童生命健康发展的场所之一,课堂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需要人文情怀,需要知性和理性。教学行为贵在因人、因文、因时、因地而异,这就需要创意,需要“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盲目跟风或生搬硬套是教坛大忌。
美育家李泽厚曾把美感区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这三个层次都有“悦”的元素,都有一种“美”的快乐,但层次是不一样的。“悦耳悦目”是低的感觉层次,“悦心悦意”是由感觉上升为“知觉”的中间层次,而“悦志悦神”则是更为上层的精神层次。如果说课堂“流行风”也能唤起一些人的快乐,那也只是一时的感觉。当人们对这类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之后,就会觉得一时的快乐毕竟不能“悦志悦神”。“流行”的最大特征是可复制性,复制带来了让人厌烦的模式化,而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宣告的只是创造性的枯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