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何妨“示弱”

何妨“示弱”

时间:2023-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示弱”体现的是一种教学的反向思维。所以,教师的“示弱”恰恰是为了让学生“逞强”。曾经出现于我国语文教学法体系中的某些教学方法也显示出与“示弱”大致相似的哲学思想。多学学滴水穿石的精神,在坚守信念和事业的前提下,“示弱”又何妨。

何妨“示弱”

许多人比较喜欢“逞强”,这没有什么不好。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人不能没有竞争意识,好胜争强,才有可能在激烈的角逐中取得胜利。

但是,强者不能一味恃强。有时候也需要示弱,示弱并非就是弱者,而是为了更好地取得强势的结果。

笔者是当教师的,尽管教师有着“师道尊严”的光环,但为师之道却是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自己只能在其中适度地发挥组织、引领和指导的作用,而不可包办代替、单向灌输。这就要求教师不宜一味地强势登场、主宰课堂,有时就需要“低姿态”进入,甚至需要“隐身”,需要“示弱”。

教师“示弱”体现的是一种教学的反向思维。即在教学中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不明白”,说得“不正确”,这正是为了让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得更透彻。所以,教师的“示弱”恰恰是为了让学生“逞强”。这是完全符合我国古代“至为无为”的哲学思想的。《老子》三十六章有云:“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孙子·计篇》主张:“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视之不用。”“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教师的“不能”,是为了让学生“能”;教师的“不为”是为了让学生“为”。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扶持学生真正能够自主学习。曾经出现于我国语文教学法体系中的某些教学方法也显示出与“示弱”大致相似的哲学思想。如收录于《现代语文教学法辞典》(吴发珩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中的“错误教学法”和“糊涂教学法”便是两例。前者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上适度地虚拟错误结论,让学生思考、争议、辨析,然后在教师点拨下明确正确结论。这种教学法是以“假”明“真”、欲正先反、以反求正,以求正面讲解所难以收到的效果。后一种教学法,则是对教学中难于理解的内容,教师以“假糊涂”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教师的“示弱”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其实,不只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们在惨淡经营中,也往往要以及时地退守或淡出而不与人们争强以获取更好的效果。这也是一种示弱。就拿2500年前在绍兴发生的越王复国之举来说吧,范蠡功劳盖世,但在庆贺胜利之时,却有意识地谋划着淡出政坛,主动示弱。不居功、不揽权,逐渐降低自己的影响,终于可以飘然离去,泛舟江湖,而成功经营商业,成了富甲一方的陶朱公。相比之下,大权在握的文种,不知示弱淡出,最后只能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结局。

甘于示弱,往往和人的视界是否开阔,肚量是否足够有关。弥勒佛庙里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便是视界和肚量的问题,看得远、看得开,自然就不会小肚鸡肠,锱铢必较,只想着处处得利逞强。常言道:“将军额头能走马,宰相肚里好撑船。”这显然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为人处世宽容、谅解、谦让的人,都不会一味逞强,而能把握好时机的示弱。《尚书·周书·君陈》中有言“有容,德乃大”;宋朝苏洵则认为“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心术》);明代吕坤的《呻吟语》提倡,要“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所有这些都把“容忍”和“示弱”提升到一种道德精神的那种高境界。

事实上,好胜逞强者往往容易骄横傲慢,从表面上看似乎十分强大,但本质上比较脆弱,在挫折面前容易一蹶不振,好走极端。而懂得示弱的人,常可以进退自如,刚柔兼济,表面示弱,却能透射出内在的坚韧。

说到底,任何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所以要“悠着点”,掂量着使用。多学学滴水穿石的精神,在坚守信念和事业的前提下,“示弱”又何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