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窝戏瘩头”说教育过度
近读《鲁迅书简·致章柔尘信》,其中用了绍兴方言“窝肢疙瘩”,意为某人遇事蛮缠,老是“东瓜扯到豆棚里”。由此联想到了另一方言“窝戏瘩头”,说的是“戏文做过头”了,用规范的书面词表述,即为“过度”之意。记得美国的心理学家琳达·卡姆拉斯发表过一篇《中美儿童发展》的研究文章,据调查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一些中国专家认为,造成中国孩子微笑少的原因,绝不是他们缺少了微笑的能力,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给予的压力太大;而与此相关的另一方面,则是在生活上的宠爱过度,采取大包大揽,使孩子失去了生活自理和人际交往中的许多乐趣,一句话,家庭教育过度了。
过度的家庭教育并不是儿童的福音。它与家教的“不足”一样是对孩子的伤害。在《论语·先进》篇中有关于“过犹不及”的故事:有一次子贡(孔子的学生)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好些?”孔子说:“子张做事有些过分,子夏做事常有欠缺。”子贡说:“那么该是子张好一些了?”但孔子却认为并非如此:“过分和欠缺同样不好。”词语中我们常用的“过错”,就是“过了就错了”,“过失”就是过了就失误。一句话,“过”是一种错误,从来就不是好事。
其实道理很简单,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最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的“度”,这个“度”也就是对这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超过了这个“度”,事物的性质就会向不同的方向改变。如温度在0度到100度都是水,0度与100度都是“临界点”。在不到0度时,水就变成了冰,超越了100度,水就化成了汽。有失眠症的人,临睡服上一粒安眠药,可以获得一个好觉;如果服下50粒安眠药,就会从此长眠不醒,了却一生。这其中的生死差别,也只是一个度的问题。
说起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过度,关键还是“期望过度”。2011年5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公布了中国人生活形态变化背后的强大生活动力。其中,“子女发展期望”就排名第一。尽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流俗,问题是时代发展到今日,这方面的影响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父母希望子女成才当然是人之常情,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期望值太高,就必然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压力。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有他自己的成长规律,如果父母硬想“揠苗助长”,结果反而会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今天的现实正是如此,大人被“赢在起跑线上”迷了心窍,孩子越来越早地“被竞争”所捆绑,加上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所谓名言对家长的诱惑……使当代中国儿童的“承重”过度,“快乐童年”正在大面积遭到污染和异化,微笑又怎能不从孩子脸上消失?
因为“期望过度”,必然会导致诸多“并发症”,如“宠爱过度”、“保护过度”等等。这样,就会给孩子带来生活上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由父母包办代替。不难理解,孩子成了父母全部的希望所在,自然又会“牵在手里怕跑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实际上就剥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当遇到的许多挫折,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使他们无法变为强者。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在做客华中农大时说,在浙江大学的一次开学典礼上,每个学生平均竟有3.3名家长“护送”,令人深思的是这些学生已不是小孩,而是上大学的青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