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又是上梁喜日子

又是上梁喜日子

时间:2023-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方的一些县城乡里,购买新房,或者是新盖了房子,都要贴对联,放鞭炮,摆上几桌酒宴,喜迎乔迁热闹一番,我们现在俗称“上梁” 。新屋的四壁框架做成后,再举行一个安置屋顶正梁的仪式,叫做“上梁” 。姥姥说,她小的时候,家里“上梁” ,是真的上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上梁”已经不是真的上梁,慢慢地被作为理所当然的“上梁”来接受履行了。家家院后是碧绿的菜畦,竹片编织成网,阻止小猫小狗的侵扰。

又是上梁喜日子

朱蓓蕾

南方的一些县城乡里,购买新房,或者是新盖了房子,都要贴对联,放鞭炮,摆上几桌酒宴,喜迎乔迁热闹一番,我们现在俗称“上梁” 。

民居屋架结构中,正屋正顶一根桁条为“栋梁” ,一向被人们视为镇屋之梁而倍加重视。新屋的四壁框架做成后,再举行一个安置屋顶正梁的仪式,叫做“上梁” 。姥姥说,她小的时候,家里“上梁” ,是真的上梁。天还没擦亮,姥姥的妈妈,我的太姥姥和妯娌们就起床捣年糕,准备糕点糖果,在屋檐下挂起“畚斗” ,装上花生、糖果、糕点,最后用红布蒙好。正点吉时,梁上披着红绸,贴着写有“上梁大吉”的红纸,瓦木匠师傅们(姥姥、太姥姥唤他们为“老师” )扛着登梯,登的同时,还要唱起方言版的喜歌:“上有凤凰鸣,下有金鸡啼,正是上梁大吉时……”梁装置好以后,师傅们掀开“畚斗”上的红布头,将花生、糖果、糕点抛向前来道贺的亲戚邻舍,鞭炮鸣放,爆竹飞炸,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上梁”已经不是真的上梁,慢慢地被作为理所当然的“上梁”来接受履行了。然而,这股喜日子里的热闹劲儿,依旧焕发着它的鲜亮度。

腊月底,从严寒的北方回到浙东小乡,小草依然绿得青油,树木依然招摇枝条,颇有冬春已更的舒坦感。家家院后是碧绿的菜畦,竹片编织成网,阻止小猫小狗的侵扰。沾满了露珠的叶子包裹着硕大的菜花,种植成整齐的一排,紧挨着的是直挺挺的芥菜。若是邻家采摘蔬菜时,不经意落进来了菜籽,只要气候适宜,便能恣意生长开来,偶尔那么一株,很是显眼。大姨家,只是小时候去过几次,也是大人领着,路已记得很模糊,况且多年来的变化,更是难寻起来。这里的乡村,一个村头还会分上一二或前后或上下。沙洲也是这样。大姨家属于二沙。走过一沙,停留在二沙路口,放眼眺望这片瓦房,为数较多的二层楼间有家高出了一层,巧妙地设计成露天阳台,白色石膏雕镂的护栏,有“万黑瓦中一点白”的视觉效应。小别墅,大姨家!欢喜的心,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

往昔两间二层旧楼房已经不见踪影了,现在的正门开在了二楼,从侧面楼梯上去。房前空地里支着两个大炉灶,锅里水沸腾着,庭院里湿漉漉一片,五六个师傅埋头忙活着刷洗锅碗瓢盆。 “姨娘,大姨娘……”大姨系着围裙戴着袖套从底楼后门走了出来:“回来了?来客人了,快进来,进来吃点心。 ”所谓的“点心” ,是招待客人的热腾腾的面、挂面或者是粉干、肉丝和香菇丝配成的汤料,再盖上煎鸡蛋。

夜色渐浓的时候,二姨、四姨都过来帮忙张罗开了。姨娘们搬出一箱箱水果,扯出红袋,数点着装上。明天所有亲戚朋友吃罢宴席是需要馈赠喜包的。 “姨娘,多少样呀?”大姨掸掸围裙上的尘土:“和你表哥表姐商量着,凑个整儿,包个十样。”二姨打开红袋子,边呢喃边装:“状元糕、糯米糕、冬瓜茶、珍珠奶茶、王老吉、橙子、青果、雪梨、甘蔗、康师傅方便面……”这样的喜包,就是在县城里,也已经够体面的了。

嘭!啪! ……声声爆竹响彻云霄,惊醒了睡梦中的我,抬手看看表,七点整。阵阵鞭炮爆竹声后,窗外还是一片嘈杂,桌凳碰撞、剌剌的下油锅声,似乎还有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再无睡意,起了床,见那正门已经粘贴了对联:祥云捧日日吉祥,瑞气盈门门盛昌。此联融入了2008年国家喜事奥运会的吉祥物,又借地名瑞安(作“天瑞地安”解)之仙气。另有一幅:迁新居千门开抬头见喜,创大业全家齐举步生风。上下联恰又很好地描绘了多年来在外奋斗打拼的大姨家人丁旺盛、家庭和美、生意兴隆的美景。

三舅妈、小姨赶早过来了,切肉丝,煎鸡蛋。楼底里外,女人们的厨房,自家人点心的制造间,房前炉灶边专业厨师们大掌厨勺,一锅出来的一道菜,按照十桌分量分摆。大姨交代:“还没到年二九、三十儿的,家人们在外做生意,家家不能来齐,喜包准备了四十五户,摆十桌,人少没关系,多了就劳大家挤挤了。”

十点左右,“海漂派” (居上海做生意)二姨家的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先来了,每家拎着一个红塑料桶,桶里备着两匝挂面,一小枝万年青夹在中间,配着红纸。刚要迈进底楼后门,大姨忙吆喝道:“阿法,领着大伙儿从正门进呢!”于是,哥嫂们仰着脑袋欣赏新房,顾不得脚下的台阶上了二楼,放下红桶,顺势从里间下楼吃点心。这派刚拿起筷子,“绍兴派”的舅舅家老小到了,姨娘们忙下第二锅点心。正忙着,哥哥姐夫们的大部队来了!

正午时分,圆桌长凳已经搬到房前空地拾掇好。桌桌上好了五个凉盘:泡椒海蜇皮、白斩鸡、鳗鱼干、醉蟹、鱿鱼条,还有份果盘:樱桃、新鲜桂圆、西瓜、哈密瓜、小番茄。暖阳和风,罩凉盘的保鲜膜反光粼粼,细丝丝轻飘。 “上座!大家上座!”大姨还系着围裙,分发红酒、白酒。我是乐意跟姨娘们同桌的,小时候就跟几个姨娘亲,几年不见,存着多少话可以唠叨。首先炒年糕和焖芋头一同上来。厨师下手要有足够大的力气,才能端得动盛着五六个大盘的端菜板,而且要搬得稳。每到一桌,便报上菜来“年年高,年年有余,来咯!”吃席桌上总有人主动站起来接过小师傅菜板上的菜肴,应和着:“年糕、芋头,年年高,年年有余!”菜上得很麻利,虾仁腰果、大闸蟹、多宝鱼、泥鳅、刺身龙虾、鲍鱼、螃蟹、甲鱼、干炒夏果,紧挨着端上来。 “北漂族”“海漂派”“绍兴派”“山东流”“江苏派” ……各有代表参席,杯盏交错,谈笑声此起彼伏。正门窗上的金边对联反射着阳光熠熠生辉……

(作者为宁夏大学200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